美文网首页
2020-02-11《道德经》第十六章

2020-02-11《道德经》第十六章

作者: 郝凡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07:36 被阅读0次

今天学习白老师和少春总讲解《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有道者呈现的四个特征:质朴、空灵、纯粹、庄严,去除阳明先生在原文所谈到的八颗心(怠心、躁心、忽心、妒心、愤心、贪心、傲心、吝心)就在天理大道上,就会心明眼亮,看清事物的本质,就处在一种清静的状态。人生重大的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无论万事万物如何变,变化的规律不变,始终遵循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理。我们只看到有形付出和有形收获,要明白有些付出和收获是无形的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清净为天下正,回到清净心,就能明万事规律,依道而行。 “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天道、自然规律背道而驰,为凶。父母对孩子的爱在世上是最伟大最深沉最无私的,可谓感天动地,如果我们不知道为人父母的道在哪里,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结果会毁掉子女的前程,只有依道而行,为国教子,才会将儿女培养成为事业有成,孝敬长辈,忠诚爱国,干净担当等成功之人。

学习心-道-德-事四部曲反复读《道德经》,感知、链接老子的圣人之心,去体征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道,就拥有怎样的德,成就怎样的事。当事业遇到瓶颈时,我们可以跨越道、德、事,直接在心上下功夫,通过明心与净心提升格局、境界、智慧和能量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

相关文章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八)致虚极守静笃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六章解读。 致虚极,守静笃。 ...

  • 致虚守静:学习《道德经》心得(17)

    (《道德经》第十六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讲到善于悟“道”和“善道之人”的一些品质,实则是他对自己理想...

  • 2020-02-11《道德经》第十六章

    今天学习白老师和少春总讲解《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有道者呈现的四个特征:质朴、空灵、纯粹、庄严,...

  • 如何获得智慧

    道德经·第十六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

  • 出差

    【日精进第42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六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十六条,《定位》...

  • 初识《老子》第16章

    第十六章六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靖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凡物,各归其根。归根...

  • 学习《道德经》心得(18)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七章 ) 老子在《道德经》前十六章里,不厌其烦地为我们阐述了“道”,告诉我们”道”是什么...

  • 天地洪恩 玄德悠悠

    走马观花道德经(51) 十二、道德经第十二景区——感恩之区 本景区包括第五十一至五十六章,围绕天地父母恩,先述恩德...

  • 牧童眼里《道德经》(70)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 《道德经》第十六章赏析 通行本...

  • 自我理解《道德经》(六)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 虚 极 , 守 静 笃。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夫 物 芸 芸 , 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2-11《道德经》第十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et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