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魂涵隐于字句之间,牵之以气贯通全篇,称为气脉。
魂重于质,气重于势;魂在性格,气在脉络。
有登高俯瞰之势,如大江滚滚东去;有逆流迂回之势,如挑夫艰难前行;有蒸腾生发之势,如阳春百花竟放;有销沉收敛之势,如深秋瑞雪初封。
诗中词句运用、章节转承、意象排列、诗意绵延,诸法汇聚,全凭气脉联通。尤如人体经脉,通则意兴神荡,滞则百病缠身。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一联,点明昭君故里。起句势成“群山万壑”。长安至荆门尚群山万壑,那出塞又当何论?这是何等山长水远之思,何等惊天泣地之怨。
第二联,长安与胡地连着茫茫大漠,寥廓天地间荒无一物,只有昭君青冢据守黄昏。是向南望乡?亦或向北怀子?墓虽土石,思之却凄然泪下!
第三联,此怨深深,更怨君王不识,若非画图辨女,天香何至于此?少陵深解其意,便神思忽转,闻响佩,玉人来,恍如遇见斯人月夜回归。
第四联,回归的玉人仍在弹着中原的琵琶曲,却分明含着无限愁怨。这愁怨不断……
全诗意象有“群山万壑”、“朔漠青冢”、“夜月环佩”、“琵琶”之变,其间差异不可谓不大。而全凭一气相连,纵横捭阖之象便归于一统,也就是一个“怨”字。
如此,全诗气脉贯通,灵魂震荡,惊天泣地。
所谓“豪放派”不求余韵,全凭气脉。“大江东去”、“数风流人物”皆如此。
绝句尤重气脉。
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沈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由 “长空、孤鸟”引出“万古销沉”之诗意主旨,再进一步回看前朝,几百年前的五帝陵不知何处,连能惹起秋风之树都不剩。销沉之意莫过于此。
从起句到结句,尽是消沉之意,一气相连,分毫不差,贯通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