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土豆丝,我一直都不感冒。
小时候母亲一个人,当爹又当妈,既要挣钱养家,又要照顾一家的饮食起居。她常常是忙到天黑才匆匆忙忙做晚饭。土豆丝是一道比较费时间的菜,要先洗净然后削皮,再切成一条条细丝。所以我们家的饭桌上极少出现土豆丝,偶尔有,可能都没有削皮,还是一块块的。
所以我也向来不太喜欢吃土豆。上师范时,学校食堂有道菜是土豆片,那土豆一片片的,看上去色泽金黄,也许是稍微炸过,闻起来还有种焦香,让人看了很有食欲,吃起来也是软软的,粉中带脆,既不油腻也不干巴,我竟然很喜欢吃。之后,我经常打学校的土豆片吃,但只要一回到家,我立马会把这干巴巴,清淡的土豆丝抛到脑后,打入冷宫。
工作之后,我一如既往地对土豆无感,偶尔和同事出去吃饭,或者陪领导一起吃饭,也鲜少点土豆,即使别人点了,也几乎不是我碗里的菜。比起秀色可餐的油淋茄子,味道鲜美的红烧鱼,这寡淡的土豆丝味同嚼蜡,实在逊色,难登大雅之堂,也显得那么不起眼。
由于教书的学校离家较远,所以偶尔周末我也索性待在学校不回去。还记得有个周末,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在学校,那天我从房间下来,刚好瞧见一位同事在走廊上切土豆丝,她半弯着腰,深情专注,右手握着菜刀,轻轻地一刀一刀,不紧不慢,刀落片成,这土豆片好像是复制出来的,很匀称。然后再细细地切成一丝一丝的,仿佛不是在切菜,而是在雕刻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看的入了迷,一时愣住了。原来切土豆也能切的这么美,这么有诗意。原来在我看来不起眼的土豆却有人视若珍宝。也许是那一刻开始,我改变了对土豆的看法。
后来,我尝试着去买土豆来炒,渐渐地,我发觉了土豆独特的魅力,做土豆丝是一件慢活,所谓慢工出细活。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整个人像拧紧的发条,丝毫不敢松懈。忙碌的一整天下来,往往都不曾注意风儿何时拂过脸颊,太阳是怎么落下的。这时,如能静下心来,亲手做上一碗土豆丝,然后坐在饭桌前细细品味,一丝丝的土豆看起来滑嫩滑嫩的,夹一根放在嘴里,有淡淡的甜味夹杂着点点酸味,也别有一番情趣。最主要的是每一丝土豆无不在提醒着你:一丝一毫,当念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当饮水思源。吃着吃着,你会觉得这个碗里的不再是简单的土豆丝,而是来之不易的美味珍馐。
前段时间读到一句话:人间至味是清欢。有时候,吃也是一种修行,一种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