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9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既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一天分两次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 半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注解:
此条阐述了病在阴证和阳证之间的转化规律个治疗方式。
首先是“自汗出,小便数”。说明这个病人的津液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在大量地耗散。我们说过在《伤寒论》里区分阴证和阳证就是看津血的多少。这个病人“心烦”,这是津液虚的虚烦;“微恶寒”是脉微怕冷;“脚挛急”是筋失养了。
脉微;怕冷;筋发生挛急反应,脚伸不直了,这些证都指向津血虚,这就已经是明显陷入阴证的指证了。这时“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阴证不能攻表,因为在人体津液不够的时候,人体的自然保护模式是先保里,先保内脏,这时候还用桂枝攻表以耗散津液,自然就是误治了。
误治的结果当然是造成津液更虚了,于是“得之便厥”,“厥”的意思是四肢冰冷,气血已经不能够往四肢走了,这是比较严重的阴证了。同时还有“咽中干,烦躁”,这两个像是热证,为什么比较严重的阴证还会出现热证呢?还是要说到人体的自保模式,当津血不够的时候,人体就要亢奋起来,以加快津血的运行和生成,于是产生这种上火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虚火”,也就是津虚而有的火。咽喉是全身阴经的交汇点,所谓诸阴之汇,是需要大量津液滋养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会“咽中干”。还会“烦躁”,我们称之为虚烦。虚烦也可以理解为大脑通过情志反应在调集津液。同时还会发生“吐逆”,因为胃部的津血供应不够了,消化能力弱了,胃不受纳了。这时候要“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阳就是津液。
我们以前说过,表里同病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也有恶寒表证,为什么只用温里药呢?这又牵扯到另一个原则:“三阳病是先表后里,三阴病是先里后表”。这里表证并不严重,所以治里就可以了,里阳温胃气,津液复,表证人体自己就解决了。
后世医家碰到这种“咽中干,烦躁”的虚火虚烦的反应,处理方法一般都是滋阴请热去烦。用药通常是生地黄,麦冬,栀子,黄芩,黄连类药物。这是不推求人体原理,不辨阴阳的结果。如果是阴证的虚火,仲景的处理方法先要用干姜和甘草,来增加胃的生化能力,因为津液是不能只用滋阴药直接补的,而主要是靠脾胃运化来吸收生成,这个原理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所谓“甘温除热”说的就是这个。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要在阴证或者胃弱的情况下才可用此法。实热证当然要下热以存津。阴虚阳亢证则要用滋阴之法,也就是麦冬,生地黄了。这种阴虚阳亢证,实质是阴虽虚,阳热却亢盛得厉害,非虚火之标热所能比,关键是脾胃不寒,不缺生化能力,甚至还有热,所以可以滋阴以制阳。阴虚阳亢用脉来鉴别比较准确,一般脉会细数或虚大。“细”说明津液少,“数”说明有热,阳气亢;同理,脉虚是津液少,脉大也是阳气亢。
这里讲一下阴阳的问题。在中医运用的理解思维里,阴阳是一对互相制约,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平衡的对抗力。阴阳是大概念,但也可以具象化来理解:阴是有形物质,是津血;阳是气化物质,是热能。
我们用数字模型来解释一下阴阳。取五为中点平衡值,假设阴是五,而阳是九,这就是热证;假设阴是二,而阳是四,虽然阳也偏少,却相对阴还是多一点,也会有一点上火的感觉,这就是虚火;假如阴是二,阳是七,那就是阴虚阳亢了。那如果阴是八,阳也是八呢?这个人只是很强壮,体质偏热,不会有病,因为阴阳平衡。那阴是三,阳也是三呢?这个人只是很虚弱,需要养气血,也不至于有什么太大问题。这就好比一个八十岁的老人,衰退了,阴阳俱虚了,但只要平衡,他也会很健康。人体无时无刻不在寻求阴阳的平衡。此阴阳平衡之理,不仅是天地运行之本,亦是人体运行之本。
“若厥愈足温者”,意思是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不冰冷了,脚温热了,这时脚却不能伸直,说明筋还是缺少滋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过,《伤寒论》的治疗法则是从阳引阴的,用药物让阳气先生成,然后通过阳气的运行带动脾胃的运化来生成津液生成阴。可是,阳可以既有,阴却不能速生,为了加快阴的形成,“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芍药是负责阴成形的,炙甘草是直接补充脾胃津液的。为什么要用炙甘草呢?因为《伤寒论》补阴始终不离脾胃,不逾越人体的自然生成机能。甘草干姜汤在前,芍药甘草汤在后,于是“其脚即伸”了。这个顺序是不能错的。中轴脾胃永远是治病的前提和关键,就像车轮的车轴,汽车的发动机,后世之所以滥用滋阴寒凉药就是忽略了中轴脾胃的作用。
在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也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若胃气不和,谵语者”。这种情况是阳明病。阳明病严格意义上是指胃肠这个里的区域发生了问题,现在多用于指里热证,也就是肠胃中实。为什么会“谵语”呢?肠胃有积滞,人体的自然机制就会调津液能量过去排除积滞;如果大脑因此缺少津液,人体就会谵语,也就是大脑的亢奋往回争夺气血。人体就是这样来回在寻求平衡,既要用津液去攻邪,又要时时注意反过来保证重要部位的津液供应,这就是阳明里热证了,为什么热证的津液虚会发生这么剧烈的症状,而寒证的津液虚则症状相对和缓呢?因为热证消耗津液多,人体也亢奋,所以争夺津液的反应大;阴证消耗津液少,人体趋于消极,所以很多阴证病人感冒了也不发热不出汗。
阳明里热证虽然也大量消耗津液,之所以还在阳明范畴,本质上不是津液不够的问题,而是津液分配不过来的问题。这也是阳明里热证和阴证的区别,也是阳明里热证的发病机制。这就意味着只要肠胃的积热下了,津液就够分配了,人体也就协调过来了,病也就好了。这时候要“少与调胃承气汤”。为什么是“少与”呢?因为服多了造成严重腹泻,津液更伤了。这与治病不能大汗出,只能微汗一样,津液伤了,又转成其他情况的病了。所以调胃承气汤里大黄虽然下了四两,其实只让你先服一点点,大便通了也就不用服了,方后注明了“少少温服之”。
说一说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和芒硝这两味药。
大黄是植物的根茎,有走窜而寒凉的香气。其香气阴沉而趋下,有泻下破瘀之力,既能下宿食,亦能下瘀血,用途很广泛。
芒硝是矿物质,酸咸寒凉,是和大黄一样性质峻烈的药。其凉散之力类似于石膏,能达表,所以可用于去潮热(潮热者,顾名思义,像潮水一样从里往表走之热);其散坚结的作用也很强大,同时具泻下之力。在承气汤里取其清热软坚结之力。
大黄擅长攻下破瘀阻,芒硝擅长去热软坚结,所以这两味药经常相须为用。
大黄的剂量《伤寒论》里一般用的都比较大。这里用的是四两,约六十克。但是要注意,这里的大黄是酒洗过的,可见不是干品,而且并不后下,现在的医生用大黄都要求后下,煎煮时间短。酒洗加煎煮时间长,大黄的泻下作用会减轻,里面还有一种止泻收涩的作用,会随之加强。这种药煎煮得法,是有泻下和收涩双重作用的,并不是一味泻下。这种药的前驱力泻下,后劲收敛,是种很难得的药。有时候阴证的血瘀,用几克酒大黄或熟大黄辅助,增加下淤血的力量,又不伤正,效果非常好。这里的大黄写着去皮,可能是生品,方后写着“少少温服之”,可见只喝一点点,并不是一下子全喝了,药不达病在接着喝点,由此也可理解芒硝半升的剂量偏大的问题。
接着讲下面的条文。用桂枝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也就是继续伤津液,于是陷入阴证了,“四逆汤主之”。四逆汤是太阴病之主方,内有三味药,炙甘草,干姜和生附子。
这里着重说一下生附子。附子这个药是有毒的,阳毒,号称“扶阳第一药”,阴证没有它是不行的。生附子毒性更强。植物的所谓毒性其实是偏性,凡物皆有毒,看毒理报告,连蔬菜水果都有致死量,只是偏性弱,每千克体重的致死量很大而已。生附子一般必须煎煮一小时才可以服用。那煎煮一小时毒素就分解了吗?当然不是全部分解,而是部分分解,我们治病靠的就是这种毒素,全分解了就没用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植物毒素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植物未煮熟的情况下都有毒,比如蔬菜里的扁豆,黄花菜。扁豆未煮熟毒死人的情况是有过的。植物毒素和化学毒素不一样,植物毒素一般人体是可以辨认分解的,所以哪怕我们吃一辈子扁豆,里面的残余毒素不会造成累积而肝肾衰竭。化学药品就不一样,化学药品的毒素是化学合成的,人体很难辨认分解,所以西药吃成肝肾衰竭的很多。附子,生半夏这样的所谓毒性药材只要不发生煎煮不当的急性中毒,长期服用,无论是中医几千年运用下来的经验,还是现代实验报告,没有证据表明有严重问题。
附子和半夏这两味药,真治病不要用药店里的,那是用化学药品制过的,已经成药渣了,没有疗效了,而且还有化学毒素。现在的扶阳派,用附子动不动一剂药就是几百克也不见效,这就是用化学药品,用所谓新方法炮制传统中药的结果。这是另一个中医面临的大问题,这里不做深究。
附子这味药大家可以找没用化学药品制过的试一试,咬一点点放嘴里嚼,不要咽下去,立刻就会感觉到嘴麻,头晕,后背发热,说明它的走窜之力非常强。生附子擅长于走,擅长将阳气四通八达。这就有一个弊病,阴证的病人首先是胃的生化能力弱,光用阳气通行全身,胃不生化,岂不是更耗散气血?所以在《伤寒论》里生附子一般和干姜同用,干姜是温里,能促进脾胃的生化能力。炮附子在《伤寒论》里是可以单用的,因为附子炮过之后,其通行之力大减,其扶阳之力温和而绵长,可防耗散之弊。
在四逆汤里,干姜温里,附子通阳,炙甘草建中补津液,共治太阴里寒。
原文:
30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如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行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注解:
此条所讲和前一条差不多,但是表述比较混乱。以脉论病更像是后人的说法,不像仲景的原文,可能有后人的笔墨掺杂其间,因而这条不做解释。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