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伤寒论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 中医解读 看透本质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作者: 侠医世家毛巾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7-06 08:49 被阅读2次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23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注解:

    太阳病到了八九日,出现“如疟状”的情况,就是定时发作,像疟疾那样。还有“发热恶寒”的证,可是“热多寒少”,并不怎么怕冷,说明正气稍胜,津液不太虚。“其人不呕”是未传少阳。“清便欲自可”是未传阳明。“一日二三度发”说明这个病不能持续,自体免疫力已经占了上风。

    再看脉象,“脉微缓者”,脉证相应,这就是病要好了,为什么“微缓”是病要好的脉象呢?辨脉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诸如大而硬的脉,躁动不宁的脉,弦或紧的脉,上盛下虚的脉。我们会以为这是有热,是气血有富余,便用药去清热,其实这是被假想迷惑了。这些脉象都是因为邪气盛,脉亢盛紧张起来了,其本来的脉象往往是偏向于弱和虚的。辨别这种假阳真阴的脉象需要沉取一下,沉取空而无力,回弹力不足的就是这种假阳脉。

    所以脉诸如大,躁,弦,硬,紧未必是阳脉。如果脉滑,也就是脉如走珠一般流利,或沉取有力,就要注意了,有可能就是阳脉了。辨阴阳脉最关键的依据是血管里血的充实程度,阳脉就是血管里血充足的脉;阴脉就是血管里血虚少的脉,如果脉现微而缓了,说明邪气退了,脉象呈现出本来的样子了。这时候就是病要好的征兆了。

    原文:

    23(续)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注解:

    这里又讲到一个治病的大原则。

    我们前面说过,病有三种解决方法:汗,下,和(解)。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吐,人为催吐的药现在用的少了。汗,下,吐这三个方法都是伤津液的,只可用于三阳证,三阴证不可用。因为阴证不可更伤津液。这也再次说明了《伤寒论》的体系是以津液的盛衰为原则来辨证组方的

    原文:

    23(续)面色反有热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 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注:一两=二十四铢=15.6克  一升=十合=200毫升

    注解:

    这一条可以看出《伤寒论》中组方之严谨和精准。

    面有热色,太阳证仍在。汗出用桂枝汤,不汗用麻黄汤。身痒说明汗已到了皮肤下,只差一点就要出来了。这时候是处在汗与不汗之间,于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足见经方用药法度之森严,是不可以主观和随意的。

    有人说《伤寒论》里的方子擅长治外感病,如果是感冒效果很好,如果不是感冒,效果就不明显了。这话是不对的,要看你在治慢性病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严谨的法度,一般所谓的经方家,能大概选个差不多的方子就不错了。至于后世的中医,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就会用不同的方子,用药用量上也全凭个人主观。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后世的中医根本就没有一套确切的体系,所以大家才各想各的办法,各凭各的理解来医治病人。

    当下中医界的辨证法,五行生克的脏腑理论是主流,这套理论对不对?是对的。脏腑之间当然有五行生克的关系,就像树木会影响河流,河流会影响田地,但旱季一来全都会缺水。不能说五行生克不对,相对于人体的表里大循环而言,它的作用太小了。以它为原则来组方治病无异于螳臂挡车,收效怎么可能明显?所以后世的中医自己都认为中医只能调理不能治病,给人开药一开就是几十剂,甚至吃几个月也没明显效果,就是这么来的。

    以这个方子为例,我们可以来谈一下如何运用经方治慢性病。我们知道,荨麻疹,带状疱疹之类的顽固性皮肤病,西医是没有特效药的。古中医不管它是何种病毒,长何种疱疹,所有的疱疹其实就是本条所说的,湿气到了皮肤下出不来了,于是形成疱疹。再辨证如果是太阳证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治。我建议患者用这个方子治好皮肤病的也很多,都是三五剂药就能治好。病在表从表解,发出去病就好了,这就是道家的顺应思路

    后世的中医都喜欢用一些牡丹皮,白鲜皮,金银花,生地黄之类的药,说是清血热,结果清很长时间都清不好,而且还会让病人禁发物,而麻黄,桂枝,生姜都是最发的东西,后世中医自然更加不敢用了。这就是后世中医的思路,不从整体来看待人体,而是凭局部现象得出一个结论:“血热”,然后用药去对抗,去清这个血热。为什么治不好?原理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西医以药治病灶也好,后世中医以药治“症”也好,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其实是都没找到治病的根本。

    那什么是“证”,什么又是“症”呢?“证”者证据也,我的定义是证包含两个基本点:人体如何排病的证据,能量出现何种失衡的证据。比如口苦,胁胀,发热,痞痛之类,通过这些去找到人体排病的位置;又如拘挛,恶风,怕热,通过这些来判断人体能量的多少。现在所谓的“症”本身就是结论,如肾虚脾虚血寒血热之类的,只是人体的某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往往不是根本的原因,只是结果。

    当我们用药物去健脾,去凉血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在代人体行事了,药物又怎么能替代人体本身呢?所谓治病求其本,并不是说这个病是肝的问题,那个病是肾的问题就是求其本,而是要再问一句,肝为什么有问题?肾为什么有问题?还是要回到人体的大循环上来。《伤寒论》的思路是着眼于人体大循环的,所以《伤寒论》不讲肝怎么,肾怎样,气怎样,血怎样。还是那句话,人身自有大药,要让人体自己去补去清,我们只是用药去恢复人体秩序,不能代人体行事,这才是道家的顺应思维。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不忘初心2017:关于发物,现在都说吃药的时候不能吃海鲜,不知道您怎么看呢?
        侠医世家毛巾哥:@不忘初心2017 建议看刘希彦版本的伤寒论,通俗易懂。
        不忘初心2017:@侠医世家毛巾哥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伤寒论治的是第一个途径的病证(体外风寒署湿燥火),金匮要略针对的是第二种(饮食),对了还有一种情志问题的怎么讲呢?
        侠医世家毛巾哥:@不忘初心2017 病邪入侵人体只有两个途径,第一是体外的风寒暑湿燥火等,第二个病邪直接进入体内的就是饮食。

      本文标题:大道至简古中医, 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 白话注解, 连载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qv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