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判断技巧,本文继续这部分内容。
看见看不见的
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相关的观察,我在想自己有过什么观察。大多是对冲突纠结的观察,一面想向东,一面想向西,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在纠结和空转中耗尽。
或来访者一边在非常抱怨、痛苦地在一段关系里,感受到焦灼,完全的失控,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一方面又默认婆婆,老公对自己时间和空间的入侵,没有办法捍卫自己的边界。当我作为镜子,把自己观察到的这些反馈给她时,洞察和改变就发生了。
完全的深入对方内心世界,观察和体悟,再把这些反馈给他。好像我能做的就是这些。就像一盆花,生长是自己的事,咨询是辅助一些阳光和雨水。
辨识出并运用来访者的矛盾。我最初是看不见、听不见这些矛盾的。前两天见过一个特别经典的例子。是一对夫妻在餐厅里的谈话。
妻子,这几天睡得不太好。
丈夫,最近天气变化比较频繁,人就是容易早醒。
妻子,我有点担心,上幼儿园的女儿是不是能适应。
丈夫,小孩子上幼儿园刚开始都这样,过段时间就适应了。
妻子就沉默了。
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段很不错的对话。一方有问一方有答,还不是那种敷衍的,嗯啊哦,的答,是针对话题的答案。

直到看到另外一个人的观点,妻子在说,我生活好像某个地方出了问题,丈夫在一直强调“一切正常”。
丈夫听到妻子说的话了吗?并没有。他只是用自己的想象来理解妻子的话。
在以前,我没有办法看出夫妻间的这点矛盾,当然现在也没有看出来,是别人告诉我的。
妻子在描述感受,对丈夫来说,妻子的焦虑也许是一种新经验,也许不新鲜。他在努力把这种新经验纳入自己的框架里。
没来得及听妻子说什么,却急于给妻子一种解释,好像他很需要这种一切正常的感觉。
是什么让我不愿意听呢?是什么让我没有看出来呢?明明很清晰,好像我本该看到的,却没有看到,本该有的赚到的钱没有赚到,这种损失感真的很难受。
那接下来该怎么做呢?必须要增加的是洞察。要有代入感,代入其中一方,或另一方,去感受他的感受,说话倾听之间的交互。
认识到来访者潜在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前两天看到的场景,在餐厅里,一对夫妻在吃早餐,妻子做了早餐,丈夫在妻子的关注下,不得不吃。

旁观者的其中一种解释是,这是他们的关系模式,支配者在展示他的权利,依赖者在展示他的配合。
但我没有看出来,是旁观者提醒过后,我才看到这一点。我在想自己为什么没有看到?
一方面可能对支配者依赖者这一套逻辑,只是听过,但是知道没有熟悉,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我需要增加融会贯通能力。
另一方面缺少对生活的洞察。我以为理论存在别人的讲述中,在别人的生活中,但它其实也存在我的生活,我应该更多核对一下。
去看看它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而不是单看到和记住理论这些。在我没看到之前,理论和现实隔着鸿沟,但看到这一点我好像跨越了这个鸿沟。
文化背景
在评估、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考虑到来访者的文化背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咨询师要说合适的话。
我对此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儿童青少年的咨询师。同时面对两个客户,孩子和家长都不能得罪,得罪了孩子,孩子下来下次不来咨询了,没钱赚了;得罪了家长,家长不掏钱了也没机会。

要说符合对方心意的话,同时在内心保持着原则,外圆内方就是这样。考虑的到对方的状态,说对方能接受能理解的话。
做出假设
鼓励来访者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假设,认知行为疗法里,其中有一个内容,是让来访者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等到他下次再爆发问题时,他可以自己解决,不用刻意的见咨询师。这就需要来访者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假设,最好是三五种假设,然后一步步的去证实或者证伪。
或在求证的过程中,见到真实的第六种。那个可能就是真实的自己。要训练助推他更好更多的做出假设。
重点和方向
帮助来访者发展出相关的重点和方向。我认真反思,好像在我的咨询中,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能发现重点,也能确定一点的方向。但在前四五次咨询中,助教跟我说,我在把握阶段性目标咨询的方向上,是有些欠缺的。

也就是在咨询中,要更多的看到阶段性的目标。也许我应该把咨询目标贴在手机旁边,随时能看到。可以在咨询时多看看,把这个目标内化到我的心里。
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