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绘画国画艺术之家
画家周尚造:《侗寨新貌》创作小记

画家周尚造:《侗寨新貌》创作小记

作者: 陈晓辉美术馆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6:12 被阅读16次

    周尚造,男,广西南宁人,1973年7月出生。现为南宁市青秀彩虹路小学副校长,任教美术书法课。画作《家山秋实》参加青秀区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获一等奖。作品《长城》参加在庆阳举办任泽涛师生作品展,作品《园博园印像》参加广西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展。

    1.构图

    我想要创作一幅较大的国画山水作品已经很久了。素材也准备了一段时间,手中购买的几张国展用纸一直没有使用,因为很贵,所以一直没敢轻易使用。前段时间去柳州三江采风,拍了一些相片画了一些速写。侗寨的风情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久久不散。写生回来,也曾经把侗寨的元素加入画中,但整幅画都是侗寨的主题的却没有,所以变成了一种心结。第一幅国展作品,就是想以侗寨为主要元素的作品。

    有了这样的想法,元旦放假这三天就想把想法变成现实。于是我就开始起稿,主山脉、侗寨、水路、树木的姿态聚散、山寨房屋、云雾、远山等等构图。起了七八遍稿,一直不太满意,一直到晚上,坐在茶桌边,静静的思考,然后用柳炭条在宣纸上慢慢地勾画,近景、中景、远景,树木、山石、画眼如何设置,慢慢有了思路。

    山寨后面的主山脉从低处呈“S”形向上延伸,采用了“S”形的构图,这样的构图是比较成熟的,也是最能造势的,容易给人深远的感觉。在大山的左侧设计了一条瀑布,这条水路也是想了很久,实际的程阳八寨的水是从右侧向左侧流的,也没有瀑布,我为了造势,把瀑布放在左侧的大山里向下流,流经风雨桥后绕过寨子向右边深远处流,这样整个画面都有一条水带联系起来,水脉是通的,整幅画才有韵味。

    远山和云雾是画面的关键,能够呈现整张画的气韵,也有了相应的安排。晚上有画友来访,听取了他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以完善。总的构图想法是,通过侗寨优美风光的再造景,展现侗寨人的幸福生活。我反复在约上练习侗寨男女吹芦笙踩堂的动作,尽量画出人们在鼓楼前载歌载舞的情景,以此展现美景下的侗寨人的新风貌新生活。

    2.墨稿

    2019年1月1日上午九点开始画墨稿,先从右下角的近进景的小山头上松树开始画,松树要画得姿态优美,刚劲有力。这棵松树是最显眼最主要的,所以画得格外小心。因为是刚刚开始落笔,所以格外谨慎。力求到位,准确,画出气势。画完松树,再画后面穿插的小松树,姿态要与前面的主松树有所区别。蜿蜒盘旋穿插,姿态有所变化,然后画树丛,树丛不是主要的,但要有层次,杂而不乱。树木釆用点叶和夹叶结合的方法。点叶不能碎了,不够大气,不能太小也不能在大。寨子在画面中很打眼,所以要画的精细,鼓楼开始画,鼓楼是寨子中心,然后画繁杂的木楼,用笔要灵活,用墨要有变化。画这些一直画晚上十点钟,对体力和眼力都是一个巨大考验。

    3.设色

    我反复看了任泽涛导师的国展作品,发现老师的作品的主色调都很鲜明,要么是黄色要么是绿色,要么是白色、墨色,而且颜色对比很明显,效果很好,所以我决定采用比较鲜艳的颜色,对比强烈一些。有了这个决定,水和天空的颜色我就心中有数了,山石用赭石加藤黄,在一些突出的主要部位加了些硃磦,用花青色加墨来压山的阴暗面,用花青加三绿染水,用赭石染木楼和树干,用花青墨染瓦片和树叶,染山石的时候是藤黄和赭石加在一起根据不同的位置调不同的墨色,觉得应该重的加多一点赭石,觉得要轻一点的加多一点藤黄,点叶树用的是硃磦,天空用的是赭石和硃磦,清水和色一起用,远山染色加上一些水染淡一点,远山用花青另加一点胭脂染,最后染完后等干一点,再用花青加藤黄调出嫩绿色染山头的一些坡角,让其有生机活力。

    染山间的云则用水喷湿后用花青墨一点点的染,让其有云雾升腾的感觉。等到画干了之后,在一些觉得色淡的地方加重,把点景的色填上,用重墨来醒一下画,点苔点小树,在一些上花青墨后发灰的山石上加皴。调整要细致,我用了两三个小时,最后觉得差不多了,才落款盖印。

    创作过程很艰辛,但看着作品完成,心里还是很激动。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借鉴。同时,有不妥之处,也敬请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画家周尚造:《侗寨新貌》创作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wa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