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尘有你哲思散文
像科学哲学家一样思考:避免“实体化”思维谬误

像科学哲学家一样思考:避免“实体化”思维谬误

作者: 单华伟 | 来源:发表于2021-02-16 18:07 被阅读0次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二十八篇原创文章(part2)

    科学哲学家对科学的反思,不仅限于『 什么是科学 』这个最基础的问题,他们对一些具体概念的思考,也非常值得一看。

    比如,对于心理学中的『 潜意识 』,很多人都存在一种误解,那便是认为潜意识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是人格中实实在在的一部分,由此,往往会得出类似『 我们被潜意识控制 』的结论。

    阿尔贝·雅卡尔在《献给非哲学家的小哲学》中对这个问题做了很不错的阐述,他说,所谓『 潜意识 』,是科学领域典型的把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的体现,科学将潜意识作为一种『 偶然性 』的调和剂,被用来解释那些用常用的心理学工具无法解释的心理现象,帮助我们完善对于人的心理的认知框架。

    但是,有的人(也就是那些得出『 我们被潜意识控制 』的结论的人)却将这种偶然性的作用过度夸大,这些人显然忘记了,潜意识不过是人自己发明的一个心理要素而已。

    对于这种错误的思维,笔者称之为『 实体化谬误 』,很多原本并不存在的一个思维概念,被当做了一个实体,自然会引发更加错误的推论,比如把『 表达能力 』当做实体,忘记了知识的积累才是其本质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一个思考时常犯的错误,便是『 先入为主 』,比如以『 胡夫金字塔高度的十亿倍刚好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赞叹金字塔有多神奇——为什么非要是高度,不是宽,不是底部周长?为什么非要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不是地球到月球,到水星天王星的距离?可以看到,说这话的人不过是精心挑选了两个数据联系起来而已,金字塔并没有那么“神奇”。

    同样,『 法语是最优美的语言 』这样的论断,也是先入为主,事实上,从语音学的角度讲,法语多辅音和喉音,短促而不响亮,并且曲折词素很多,也就是单词本身包含大量语法信息,导致单词冗长,本身并算不上“优美”。

    以上两种典型错误思维,不管是『 实体化谬误 』还是『 先入为主 』都带着一种高傲的理论态度,用理论“指导”实践,将事物分解得面目全非,最终得出一些看似很高维实则错误百出的结论。

    理论的作用,其实很有限,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美国神病学会出版有一本简称DSM的权威指南,此指南最早问世于1952年,对各种精神障碍做了详细权威的描述和诊疗建议,但仍然在不断更新,最新第五版于2013年发布,称为DSM-V或DSM-5。反复修订说明心理学家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开放态度,但同时也在暗示另一个事实:这玩意儿并不是很靠谱。

    那既然理论效果如此有限,为什么还要有这些东西呢?一句话,为了给行动提供启发

    心理学从业者并不会照搬DSM-V,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也不会无限制套用某种解释框架,就像读到一本书,你可以对其中的观点不赞同,但只要它能带给你启发,甚至是你对它的批评和厌恶给了你启发,理论就算起到了它的作用。

    不过,在寻找启发时,也有一个度,不能成了大忽悠,在创业圈就有很多这样人,拿生命哲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模型来佐证创业模式,讲的人讲得很嗨,听的人也很嗨,但回头才发现创业是一次次具体的商业决策,并没有那么多所谓模型和哲学

    跳脱被知识框定的圈,从知识中寻找启发,却又是另一个圈,读书,还真是道阻且长。

    (END.)

    (这个“像科学哲学家一样思考”系列文章共有两篇,请到笔者主页查看完整内容哦~)

    --------------------

    我是单华伟,一个看书和写作的人,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单华伟」上分类整理了所有的文章,如果觉得小单写的东西对你有用,别忘了关注,转发和分享一波哦~

    我写的文章都会不断修改更新,加上(2.0)或者(3.0)之类的后缀重新发表。所有从别处参考的内容都会在文末标出,没有标注的部分,那便是个人所思所想。如果对文章中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希望得到解答和帮助,或者有任何建议,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

    本文受维权骑士版权保护,任何包括但不限于图文、音视频形式的侵权行为将被追责。商业转载与合作请私信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像科学哲学家一样思考:避免“实体化”思维谬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wy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