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爱”与“尊重”,大家是不是可以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每次跋山涉水地回老家,老爹都远远地迎在门外,直到从你的手里接过行李,嗯哼地似说什么又没说什么地朝屋里走去,到了屋门口,朝里头喊了句“他妈唉,饭好了没”,老妈兴奋地应到“回来了?!好嘞!好嘞!刚刚好嘞……”,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味道,和迎面徐徐飘出来的锅气一起,湿润了干涩的眉眼和桎梏的心田。然后,你像小时候一样,在老爹淡淡的烟晕里,大口小口地吃起来,憨吃憨睡几日后,像个能量满满的小陀螺,又一次出发。老爹依然送你到门口,然后目送着你一次比一次更加坚定的背影。这就是家的魅力吧!这就是和谐的亲子关系吧!这就是爱和尊重的一个缩影吧!
毋庸置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尊重,能给予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能量。那什么样的爱和尊重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呢?也许贾平凹的这段散文会告诉我们答案:
……在芦塘里找到了几根细苇,偷偷地再撕了作业本儿,我们便做起来了。做一个蝴蝶样儿的吧!做一个白鹤样儿的吧!我们精心地做着,把春天的憧憬和希望都做进去;然而,做起来了,却是个什么样儿都不是的样子了。但我们依然快活,便叫它是“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都写在了上边。
终于拣下个晴日子,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牵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便一紧一松,眼见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立即跑起来,极快极快地。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拼命地追,奔跑。
满村的人差不多都看见了,说:
“哈,放得这么高!叫什么名呀?”
“‘幸福鸟’!”
“幸福鸟?啊!多幸福的鸟!”
“那是我们的呢!”
我们大声地宣告,跑得更欢了,似乎是一群麝,为自己的香气而发狂了呢!(摘自贾平凹散文《风筝》)
这快活的人和“幸福鸟”,何尝不是父母与孩子的写照。这精心制作和对春天的憧憬,这一托一跑,这满心欢喜,不就是爱吗?这一松一紧,这独一无二,这满心成全,不就是尊重吗?
父母给孩子的要是有能力的爱,帮他架构起身体,更要帮他托举起心灵。父母给孩子的尊重,是懂得他的渴望,更是懂得适时放手的成全。当一个孩子获得这两件宝物的护佑时,坚信他一定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