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化

作者: 黄殿财 | 来源:发表于2021-09-02 10:48 被阅读0次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兄弟姐妹六人,那时物资匮乏,生活困难,每天想吃顿饱饭都是奢想。

农村还是土胚房,茅草屋,一个房间里安置一块木块门,一个小窗户,屋里潮湿而阴暗,到夜里,点上柴油灯照明。

那时是生产队,我们都还很小,家里是缺粮户,父母为了多挣点公分,起早摸黑去田里地里去干活,挣点工分养家糊口。

哥哥也为了挣点工分,每天天不亮起床,挑起粪箕,拿着铁锹,在附近的几个村庄捡猪屎,开始生产队收猪屎粪三斤一个工分,由于哥哥勤奋,捡猪粪挣的工分快赶上一个大劳动力了,最后降到五斤一个工分,哥哥还是捡猪屎粪挣工分,乐彼不止。

由于家庭困难,父亲每年给我们每人买一双“解放牌”胶鞋,妈妈每天纳鞋底纳到深夜,有时我睡了一觉起来,还发现母亲坐在昏暗的柴油灯底下,用力顶针,拉线,用手拉线,灯光照耀母亲的身影,就像音乐会上指挥家,舞动着指挥棒,指挥着整个音乐队,让我们一家人,都能穿上舒服的布鞋。

我小时候基本上一年有大半年光着脚板走路,出门都是土路,晴天还强一点,一下大雨都是泥巴路,深的地方一脚下去,泥巴淹没了脚,所以提前把鞋脱掉,把裤子编了起来,以免泥巴弄脏了裤子。

家里稍微做顿好吃的,我们就会端着饭碗在整个生产队转悠显摆,有时也会勾起别家孩子的馋虫,有的孩子上来讨口菜尝尝味道,我也会用筷子夹一点给他们尝尝新鲜。

农村里没有电,我们小时候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视,平时和同龄孩子们玩泥巴,玩石子,玩田子格,踢沙包,我们最好捡平薄石块,便劲扔在平静水面,看谁能在水面泛起多个的涟漪,胜利者高兴的合不拢嘴。

遇见了讨饭说书打快板的,我会跟他跑了几个生产队,听说书的谈古论今唱起故事来,乐此疲彼,遇见了讲故事很动听的,有时候还错过了家里吃饭的时候,等我记起来吃饭跑回家,迎来是母亲责备,父亲奖励几巴掌,但是母亲责备是责备,还是给我留下一大碗饭菜,够我吃饱的了。

慢慢的长大了,土地承包责任到户,第一年稻谷丰收,稻谷存放父亲还按往年稻底大小堆放,谁知道发现怎么也装不了,上面堆放稻谷的席圈越席越大,真的好像一只螺旋,一直螺到装稻谷那间房子的屋顶上。

乡政府领导来视察,把我父亲请到乡政府,奖励了一包尿素,一张劳动标兵的奖状,在全村村民大会上开始表彰我父亲。

一场瓢泼大雨,淹倒了我家关猪的后墙,那天爸妈正在地里插红署,我们听见一声闷响,紧接着四头肥猪发出惊恐声音冲了出来,我们进门一看,坏了,关猪那间房屋后土胚墙被暴雨洪水湿涨倒下了,哥哥飞奔上地里找爸爸,爸妈赶紧回来,把暴雨的洪水挖沟引走,洪水一下去,我们那几间房屋才保住安宁。

爸爸一看这房屋住着不保险了,就着手计划着找其他地方另盖房屋,让我们姊妹六个一有时间上山砍柴,请人做砖胚做瓦胚,烧土窑,准备盖青砖瓦房。

那时我们家里连个板车都没有,用的沙子全部用肩膀挑回来的,烧好青砖青瓦也是挑的,打地基下的石头,全部是抬回来的,在亲戚邻居齐心协力帮助之下,七间青砖瓦房拔地而起,当年在我们村也算屈指可数的人家了。

田地到户好几年,有一天爸爸让我看看稻田有水没,我路过一个老光棍家,我看见他把堂屋门板摘下来,一头放在门槛上,一头放在地下,他头朝低处睡在门板上,我问他:“咣堂,你这样睡舒服吗?”

光堂回答我:“舒服,就是头有点晕!”

我随口一问:“你吃饭没?”

“家里没有米了,二天没吃饭。”

我回家告诉我父母,妈妈当时就煮了好多饭,让我用饭盆盛满一大盆,又盛了一大碗炒好的豇豆子菜让我送给光堂吃,我看见光堂狼吞虎咽把我带来饭菜全部吃完,我问他吃饱没?光堂用手摸摸肚皮,打着饱嗝地告诉我:“我已经吃撑了。”

“你现在头还晕不?”

“我头这会儿不晕了,我得上我哥家去借点米煮饭吃。”

我便拿着空饭盆和盛菜的碗回家了。

我下学毕业后,在外面打了四年工,家也成了我过春节回来时的避风港,过年时天天走亲访友,吃饭喝足后有一席温暖的家园。

由于在外打工挣钱真难,那四年打工没有结余多少钱,我也选择了开汽车,一开就是大半生,父母用血汗建造的家园,也挽留不住我们漂泊的心,我在离家百公里的县城,买上地皮,盖上楼房,娶到老婆,又生了二个儿子,生活虽然不算富有,比起童年时光还是算很满足。

父亲十年前因病去逝,我接母亲上我家来往,母亲一则晕车,二则舍不得离开她和父亲共同建造的家园。开始母亲说给父亲逢年过节烧点钱纸,守孝三年,结果过了几个三年,母亲还是不愿意离开她和父亲建造的家园。

家乡的现在居住的其他人家,房屋都翻盖成楼房,我前几年对母亲说,把咱的瓦房也翻盖一下。母亲讲瓦房夏天住着凉快,不让我们翻盖成平房,可能母亲怕我们花费钱呗?也许是真的平房夏天热,我们夏天的不开空调好像是不能过,而老家夏日夜里,真的有丝丝的清凉,下半夜如果不盖被子,真的是会冻坏人。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农村住的人也少了,老一辈人一个个离世而去,长眠山青山绿山水之间,山岗上堆起来的一个个小土包,都是一个个人的人生最后归宿,留给后人的将是永久的回忆。年轻人一个个飞向远方,各自寻找自己适合的岗位,在他乡扎根发芽,贡献出自己青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一条条水泥路免费修到各家门口,村村放置着垃圾桶,往日脏坏差的乡村就跑一去不复返了,不管晴天还是下雨,泥巴也上不了水泥路面了,家乡也打造成青山碧水美好家园。

相关文章

  • 家乡变化

    离乡多年回故里, 家乡变化真万千 小路已成高路, 路路畅通故乡里。 山还是那个山,亭亭玉立。 道路一条条 已成陌路...

  • 家乡变化

    “未行思上路,上路又思家。步步去亲远,数山一天涯。乡风忙岁事,盐井露天车。劳我闺中子,飞蓬不是花。”这首赵熙离开家...

  • 家乡变化

    原为我家麦地, 现种花红柳绿。 风景亦变好看, 只忧将来何吃? 小时湖边嬉戏, 口渴捧水嘴里。 现今有谁还敢? 不...

  • 家乡变化

    我从三个方面讲一下家乡的变化,分别从人和环境和生活水平讲一下变化,人们穿着越来越好每个人更注重外在形象,城市环境很...

  • 家乡变化

    姓名:张小创 班级:19药学本 电话:15885392707 经过历史的变迁,我们国家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但...

  • 家乡·变化

    原创 几年前的家乡,泥泞的小道旁紧挨着不太宽阔的马路。旧房屋内杂草丛生,台阶破碎,瓦片支离。田地里种着几亩小...

  • 家乡变化

    我现在觉得自己的家乡变化真的好大,一天一个样 到处都在修路,我知道的就是机术越来越少人干了 虽说学术有专攻,之前去...

  • 家乡变化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兄弟姐妹六人,那时物资匮乏,生活困难,每天想吃顿饱饭都是奢想。 农村还是土胚房,茅草屋,一个房间...

  • 家乡变化

    桎叶当粮十四州,羊肠小路黯然收。青山空有驻巢鸟,石鼓谁敲百姓忧。涓水纵横何处去,春风得意岂苛求。汽车开到家门口,逐...

  • 家乡变化——住房变化

    姓名:欧兰荣 班级:20民本 学号:2020410181 电话:18285554...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kq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