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朋友给她的客户做了一个教练,很受刺激,一整天就为这个事情难受,晚上和其他朋友一起吃宵夜的时候,她还在为白天的客户“出离愤怒”,我静静的听,感受她受挫后自我防御反应,听他数落客户的不是。
每个人为什么都是OK的?我知道她说的客户的“问题”肯定是事实,可是我问她,“你想要的是什么呢?”,她没有回答,但是我知道她是想帮助客户,却被客户的“无动力无意愿”和“极度不配合”泼了冷水,有一种“好心当作驴肝肺”的感觉,因此才会如此气愤。朋友们都在安慰她,说那个客户就是那样的,没必要为她生气,不值得,这似乎没有能让她走出来;我随口说了一句“一切都是OK的,客户也是OK的”,她开始反思自己,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更多的问题:过于直接,什么都想按自己的方法去做......我也只是静静的听,然后我又说了一句“你也是OK的”,她慢慢开始释怀了。
当她在数落客户不是的时候,是对客户有很多假设和要求的,是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去引导客户,当客户只是想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时候,她的心理就会有失落甚至失败感。可是,一旦教练想按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去改变客户的时候,意味着你认为自己比客户懂得更多,自己的比客户的更好,客户是不OK的,客户需要被“修理”的,这时候,客户的“本能脑”(以后讲“三脑系统”)会本来的产生防御甚至抗拒,不仅不会带来改变,还会破坏亲和,产生逆反。
如果我们相信客户是OK的,让客户处于一种舒适、被信任的氛围中,抱持中正和耐心,陪伴着客户,让她自己去探索和觉察,即便当下客户不想去谈论和改变,那也是客户当下做好的选择,因为即使是你极力去推动,也是无效的,何不给客户足够的空间,客户也许会自己发现她内心真正的诉求,自己找到她想要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作为教练并不比客户自己更懂她,我看到的可能只是我们价值观的投射,我们理解的可能只是客户言语中的客户,我们不知道客户背后全部的信息和意图,我们只能抱持着对客户的信任和好奇心,无论客户做什么,只要是正向积极的,那就是最适合她的。客户没有毛病,我们就可以时刻与客户同频。
作为初学者的教练,一开始并不能完全秉持“客户是OK”的理念,或许你还处于4分或者5分的状态,所以会有挫败感,也是正常的反应,相信自己是OK的,就可以摆脱焦虑,减少“痛苦和抗拒”,真正的享受教练的过程,无论是成功或失败,这个过程的价值都是存在的,所以教练的当下也是OK的。
埃里克森五大原则并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一种假设,是教练的信念,只有按照这个信念,才能保持教练的状态,才能通过教练影响生命。所以,每个人是不是OK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相信每个人都是OK的。
教练只要相信,客户就可以感受得到,客户的能量在相信中会得到提升,资源会变得富足,能更好的到达那个想要的地方。
后续:下一篇,继续分享关于“五环”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