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隆雄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对别人要求过高,而对自己要求则相对较低。能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者少之又少,常常会因为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事而去批评、责怪他人者大有人在。
出现这种现状,有很多原因。我想从修为、人性、换位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是修为不够。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为不够。我们很多人,都不能跳出事情本身去看待问题,常把事情的对错,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对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常常去指责别人。还有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能做到处之泰然,有时却会自寻烦恼。
二是人性本质。出现问题只怪别人,不寻找自身原因,是人性的一面。人类自然的天性就是,做错了事只会责备别人,绝不责备自己。当某件不好的事发生后,勇于担当者少之又少,极力推卸责任者十之八九。君不见,违反动物园管理规定,擅自途中下车,造成老虎食母的某女士吗?她接受采访时有悔过之心吗?她没有,这就是人性。
三是不去换位。很多人对事情的理解,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进行换位思考。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不能感同身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如对某项工作,不干事的人常认为应该如何干才好,其实真到叫他去做的时候,他也许会一筹莫展。
作为领导,批评、责怪不是目的,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想更妥善地解决问题。但是批评、责备不会让事情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反而可能导致对方的反感,激起对方愤恨的情绪,事与愿违。
作为亲属,批评、责怪只是关心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苦口婆心,只会伤了亲人的和气,而对问题于事无补。
作为朋友,批评、责怪只是因为你真心关心,想站在朋友的立场指出问题症结所在,真心帮助朋友,但能理解的有多少呢。
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修为,不要用别人的错来伤害自己。看问题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处事要心胸开阔、大度。遇事不急,冷静分析,得而不喜,失之不悲。
我们要了解人性,看清人性的弱点和优点。尽量去了解别人,不要用直接批评、责骂的方式。要掌握批评的方法,对心胸狭窄者不要批评。批评别人是为了让别人吸取经验教训,是为了让别人进步,若对方是小人,何苦呢。
学习换位思考。尽量设身处地去想,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自身寻找原因,是不是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是不是对对方要求太高。不要试着和对方去争辩,就算你是对的,他也可能碍于面子,不愿主动认错。
要批评、责骂对方我们该怎么做呢?间接指出对方的过错,让其心悦诚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