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PMbook读书感悟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读书笔记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读书笔记

作者: 李渡 | 来源:发表于2015-08-19 01:16 被阅读2303次
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

by 李渡 @ 乐读创业社 - 一周一本书

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打开需求的黑盒子
第二部分 成功创造需求的6大关键
    关健1:魔力(创造无法割舍的情感共鸣)
    关健2:麻烦(解决顾客没开口告诉你的困扰)
    关健3:背景因素(看似无关的因素左右产品成败)
    关健4:激发力(让“潜在”需求变为“真正”需求)
    关健5:45°精进曲线(缓慢的改进就等于平庸)
    关键6:去平均化(一次增加一类顾客)
第三部分 完胜市场,就在最后这两步
第四部分 未来的需求在哪里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一个很久的疑惑:有些产品明明对用户有价值,用户也心知肚明比现有的解决方案更具优势,但在固有的用户习惯等惯性影响下,仍然拒绝使用效率更高的新产品,像这种明显有需求存在的情况,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还是说这类需求太弱、太伪,而不能做下去?
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一个答案,需求转化为用户行动之前,往往需要找到一种激发力。找到这种激发力,撬动杠杆,才能让用户采取行动。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是发掘用户的麻烦地图、不断构建背景因素、产品发布后快速更新迭代,从而打造出一款有魔力的产品。这本书告诉我的就是并不是方向有问题,而是做的还不够!


书摘:

1、想要成为成功的需求创造者,就要把思维方式从劝说人们购买产品,升华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入理解,升华到从客户的双眼和情感角度看世界。

2、虽然每个需求故事都独一无二,但却都有着同样的起点:一个人、一个问题、一个点子。

3、不管我们进行了多少消费,我们真心想要的产品和服务与我们实际购买的东西之间,总是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而这道鸿沟,就代表着创造新需求的机会。

4、创造需求的6大关键

4.1 为产品赋予魔力
赢家并不是先行者,而是第一个能创造出情感共鸣并能把握住市场方向的人

4.2 化解生活中的麻烦

4.3 构建完善的背景因素

4.4 寻找激发力
创造需求的最大障碍是人们的惰性、多疑、习惯和冷漠。大多数听说过某产品的人都会持观望态度,并没有购买意向,正是这种心态限制了需求的增长。只有撬动杠杆,才能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4.5 打造45°产品精进曲线
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情感角度讲,产品每实现一点提升,就会打开新一层的市场需求,并把东施效颦的模仿者挤压到更小的空间中去

4.6 去平均化
在复杂的市场情况之中,“去平均化”的手段让需求创造者认识到“平均客户”根本就不存在,就算是不同客户(甚至是同一位客户在不同时期)身处的麻烦场景也差别巨大。

5、在需求的世界里,只找出现有产品的缺点是远远不够的。你创造出的这款替代性新产品,要有足够的魅力以激发出客户的热情,吸引到客户的关注,并驱动客户改变之前的行为方式。换句话说,新的需求,永远来自于富有魔力的产品。[1] 魔力M=卓越功能F×情感诉求E

6、一款魔力产品必须拥有卓越的性能:好用、价格实惠、方便省事、减少麻烦。但是,我们一再强调,功能本身并不能创造出魔力。

7、左右我们做出重大决策的,通常是不起眼的小事。例如买车这种重大决策,维护、修理、保险等这些不起眼的琐事反过来能左右决策

8、形成魔力的六大行为方式:

8.1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能够减少或消除产品与服务中的不便、昂贵、令人不快和厌烦的种种问题。
8.2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懂得如何调动起客户情感上的兴奋度,来强化卓越的产品性能。魔力产品通过为人们提供更好、更轻松、更愉悦的途径,来提升人们情感上的满足感。
8.3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为每一位员工赋予创造需求的力量。
8.4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拥有足够的胆识,能够认真听取顾客的建议。
8.5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总是孜孜不倦的实验者。若想创造出一款魔力产品,仅凭一次性的努力远远不够。
8.6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对其自身的独特性备加保护。

9、无论在哪个领域,对于尚待实现的潜在需求而言,麻烦都是最先出现的提示线索。需求,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中心,而不是满足需求为中心。

10、每个没有必要存在的步骤,每个引起用户失望的结果,都是麻烦地图上的一个摩擦点。通过消除摩擦,甚至化摩擦为动力,使麻烦摇身一变,成为用户的愉悦体验。其实,每个这样的摩擦点也都代表着一个创造新需求的机会。

11、“一键世界”中设计的三大维度
苹果、奈飞、亚马逊、Kindle等成功的“一键”需求创造者,为我们引出了全新竞争环境中存在的另一个现实:设计的三大维度。在“一键世界”中,设计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上。其中涵盖了设备的设计,当然没错。但同时,还包含了用户体验的设计,以及为其提供支持的整个商业系统的设计。 

·维度1:外观设计
  优秀的一键公司以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产品的外观设计。你可以看到苹果无可挑剔的产品外观。但是,你是否了解,奈飞对其标志性的红色邮寄信封设计进行了150多次改善,才敲定了能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的最终版本?你是否真正留意观察过亚马逊网站上各类内容与功能的简明布局(奈飞坦白承认,自己网站的设计就是模仿了亚马逊),以及所有那些不太显眼的独特设计,比如按键位置的摆放?Kindle之所以比索尼阅读器更加简便好用,就是按键位置使然。 

·维度2:用户体验
  比设备本身的设计更加重要的,还有公司在设计与用户的体验关联时用上的充满艺术感的技巧。在系统、界面、信息流、服务规范、公司间协作等处做出的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调整,每一次微调,都能实现一点点改善,减少用户浪费掉的时间、精力以及苦恼程度。将所有这些小小的不同之处加总到一起,用户就获得了不会制造麻烦的产品体验。让我们为之动情,并开开心心掏腰包的,正是这样的产品。 

·维度3:商业系统的设计
公司成败的关键点也正在于此。成功的一键公司深知,世界级的商业系统设计并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要动用做产品时的创新态度,有针对性地加以定制,比如独特的价值主张、包含传递给消费者价值份额在内的盈利模式,以及保护这些利润的战略控制手段。

12、我们一旦遇到棘手的困难,陷入永无休止的循环,无法决定下一步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试着将困难转化为一个直观的问题,向自己提问,‘怎样做会对客户更有利?

13、对于未来的需求创造者来说,找出将骑墙派转化为客户的需求激发力,并不是通过先验逻辑的推理,也不是通过其他商业行为中的证据和迹象,而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去亲眼见证事实。

14、如果没有那些强有力的需求激发力,真正的需求也许永远不会发生。

15、不同的激发力之间并不是彼此相斥的,通常还存在相互强化的作用。

16、对于需求创造者来说,构建起一款魔力产品是最基本的,但却并不足够,还需要了解客户的麻烦地图,找出在各种线索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以减少麻烦,或将其完全消除。与客户构建起情感联络是非常关键的,但也不足够,还需要确定所有的背景因素都到位,这样才能确保避免“不完整产品的魔咒”。甚至以上这些做到了也还是不够,如果你希望战胜消费者固有的惰性,并将潜在的需求能量转化为真正的需求,那么就还需要找到最强有力的激发力,并有效地对其进行部署。 更重要的是,伟大的需求创造者都有一种直觉,他们明白,即使创造出了强大而源源不断的需求,也依然是不够的。除非你已下定决心,对产品做密集而持续的改进,面对不断变化的客户,不断满足并超越他们心中不断提升的期望值。

17、被长期压抑的需求一旦得到释放,就会产生变革整个社会的力量。

18、 熵,商业发展中最持久的危险。需求创造从来都不是一次成型的事,也不可能因成功的产品发布就告终,熵,就是任何无法持续从外部获取能量的系统,表现出来的是能量逐渐耗散和秩序丧失的自然趋势。

19、只要出现了明显的客户流失,需求就会稍纵即逝,既不稳定也不可靠。

20、设计出一款用来吸引所有客户的产品,永远都是浪费时间与金钱。这样做,只能导致功能过剩(提供很多人不需要的功能)、功能缺乏(忽略人们实际需要的功能)以及纯粹的错误(依据猜测和近似性来选择功能,而不以现实为基础)。

21、人们很希望看到他们喜欢的产品在更年轻、更庞大的受众群体中流行开来。这是需求具备的一种社会元素,常常被人忽视,却颇为强大。

22、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持“供应面思维”的。这样的人,往往厌恶客户差异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复杂——太多不同种类的需求等待我们去应对,而每一类都需要特别的思考和关注。 需求创造者则不同。他们热爱差异性的概念,因为这让他们获得以更高精准度,为更多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更匹配产品的机会。 但是,他们也了解,差异性的应对并不简单,很可能是一个复杂、棘手、昂贵的过程。于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发明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策略,旨在利用成本有效的方式应对差异性: 1. 创造出产品的不同版本,最好令其中的大部分元素保持一致,以降低成本。如苹果的iPod,从价格49美元的iPod Shuffle到399美元的高端iPod Touch,有多个版本供客户选择。 2. 创造一个带有补充服务的平台,以满足个人客户的具体需求。如CareMore对共用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议,以及针对糖尿病和充血性心脏衰竭患者的多重嵌入式服务。 3. 提供针对不同组织的解决方案,任命专人负责针对具体需求来对产品进行定制,以确保其工作效果。如彭博和利乐与全球成千上万的大客户之间定制服务的紧密合作。 4. 利用专有信息,对产品进行个性化处理。如亚马逊和奈飞的推荐引擎受到客户购买与评分历史记录的影响。 5. 在必要的情况下,设立一个新的业务部或新公司,专门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服务。如雀巢在进入浓缩咖啡市场之时,凭借Nespresso品牌所做的工作。

23、每当我们着手准备将产品发布市场之时,我们内心深处总是认为,成功的概率很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初会开始手头的这个项目的原因。但是我们错了。成功的概率不可知,从各种可能的迹象来看,都是很低的。我们作为管理者,通常总是抱有强烈的信心(否则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出尝试的举动)。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信心却是一种幻觉、一种负担

24、提高产品发布成功率的7大思维方式

思维1:具备进行致命缺陷搜查的本能动力

思维2:启动组织内部的竞争

思维3:充分理解“以模仿而实现独特性”的价值

思维4:永远铭记对产品进行情感化处理的重要性

思维5:拥有独特的组织方程式

思维6:在信心与畏惧之间保持精妙的平衡

思维7:在现实世界中,成功的发布不会是一天、甚至一个月的工夫

25、“克兰兹箴言”,为NASA定下了原则、专业精神和彻底性,并成为了NASA未来空间探索过程中的指南针: 空间飞行永远不能容忍粗心、无能和漠视。在某个地方,因为某种原因,我们搞砸了,可能是在设计、建设或测试部分。无论到底是因为什么,我们都应该及时发现。我们太过专注于项目进度,却对每天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项目中的每个元素都存在问题,我们也是。模拟器不工作,空间飞行地面指挥中心基本上在各个方面都很落后,而飞行与测试流程也是每天一变。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合理期限。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该死,快停下来!”我不知道弗洛伊德·L·汤姆森的委员将会找到什么样的事故原因,但我知道我找到的是什么。我找到的就是事故原因!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 我们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是掷着骰子,盼着在发射之日,一切都能准备就绪,而我们内心知道,那可能只是个希望渺茫的奇迹。

26、在大多数组织之中,出其不意的想法总是会肯快被枪毙,人们会纷纷指出这些想法的弱点,并给出各种理由,试图说明其无效性。皮克斯的员工懂得对新鲜的想法给予“是的,而且……”式的答复: 如果有人说:“我们应该制作一部关于气球的电影。”你会说:“是的,而且我们可以把气球做成动物形状,这样我们就能讲出一个关于气球动物的故事。”而不会说:“不行,气球太难做出动画效果了。”这样做的结果,就能在整个公司普及建设性的协作式构思方法。

27、你可以去向人们询问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但是人们的回答并不能给出全部的实情。只有专心致志地观察他们,才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8、从日常生活的麻烦事里面提炼需求;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产品魔力;构建与产品相配合的背景因素和条件;寻找那些触动人心、激发购买行为的力量;打造陡峭的产品精进曲线,以甩开模仿竞争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严把产品发布关等。



想了解更多乐读创业社的活动,请看网站http://ledu.club,也可以直接看300多人的读书笔记:

https://www.gdgdocs.org/spreadsheets/d/tFo1ze58REfxjefplKX157w/htmlview

想加入更多乐读创业社的活动,请访问网站http://ledu.club,或关注微信公众号选取:

微信二维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qg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