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文化
成事 | 物穷则变

成事 | 物穷则变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11:20 被阅读0次

成事,是有其规律的。

这规律,就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度后而实现质的变化,又称为质的飞跃,即量变质变规律。这个规律,在人间和人生都是鲜活的,而不是教科书哲学的背诵。当然,在个人还不谙熟人间与人生时,也只能是背诵的哲学原理。

对于这个规律,曾国藩的把握与表达是“物穷则变”——事物发展到极端程度即必然发生变化。立足于这个规律,曾国藩提出了自己的“成事方法”:

■  “言治术,莫若综核名实。”“言”者,讨论交流,探讨争论之务虚也。“治术”——驭臣治民的权术。“综核名实”关键在于一个“核”字,“核名实”即“说法”“想法”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的核实。与其“文山会海”,倒不如在实干中去发现规律、深化认知、夯实做法,务求实效。我以为,这就是曾公此言的现实旨趣。开会,开会多,真的能够开出真知灼见的智慧、智能?是否放权实干更卓有成效?这是尤其要批判性思维的。

■  “言学术,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讨论个人才华的高下、个人“想法”的高明与否,还不如放手让“想干且能干的人”大胆去干,这该是曾公此言的现实要旨所在。成事,难道不该这样么?此言中,“取”是一个关键字——选拔任用什么样的人,决定成事与否,决定成就什么样的事。

■  “救浮华者莫如质。”“浮华”者何?空虚、无用也!“质”乃质朴实为。我以为,这个“莫如”,是对上述两个“莫若”的强调——放下务虚的那一套吧,把时间、精力和能力、能量放在实事求是的实干上!

“跳出来看和想”——“治术”不能不讲究,但要服从和服务于大格局的实干作为;“学术”不能不探讨,但要为干出一个大格局来而服务,本末不能倒置,更不能是“小聪明”。

至于曾公所言的“振之以猛”——以勇猛的措施振奋实干精神,则是必须的,无须赘语。


相关文章

  • 成事 | 物穷则变

    成事,是有其规律的。 这规律,就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度后而实现质的变化,又称为质的飞跃,即量变质变规律。这个规律,...

  • 穷则变

    穷则变。 人生穷途,变以求生。 因形势变化无尽,谓之神。 世上穷人多,在于变上不足。 思维、习惯、眼光,这些东西决...

  • 穷则变。

    1: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变有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改变有时候是内心的一次翻身醒悟,但这些足以让你的人...

  • 人,一辈子只有两次“改命”的机会:30岁和50岁这两年

    01 《周易·系辞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 《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读书笔记

    [20190114]《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张宏杰 Ο“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玩之后,振之已猛,意在斯乎? ...

  • 穷则变,变则通

    去年寒假,学校推荐老师们读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还没等放假,一拿到书我就翻阅起来。这本书与其他众多装祯精...

  • 穷则变,变则通

    文丨歌斐 今日导读 Day 03 《破茧成蝶2》P51~55 4.3 神奇的产品设计画布 产品设计师应该做到顺势而...

  • 穷则变、变则通

    2017年6月10日 晴 还记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野蛮的跑到龙宫,把几大龙王都虐了一遍,现场搜刮了一身行头...

  • 穷则变,变则通

    俗话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我国古书《易经》上也说:“穷则变,变则通。”的确,天无绝人之路,遇到问题...

  • 穷则变,变则通

    再者,把自己的欲望和消费欲望压缩到最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物穷则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km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