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不成,奸相马士英和阉党阮大钺又诬告刘宗周要谋反,拥立另一宗室潞王,迫使他又一次辞职回乡。在离开南京前,再次上疏,对福王进行最后忠告,福王根本不予理睬。自弘光元年(1645)七月十八日到南京就职至九月初辞职,他这次为官,仅仅只有一个多月,而真正在御史台上班仅24天。就在这24天时间里,刘宗周多次疏劾奸臣,建言治国防御大计,颁布禁约十三款,昭示五城都御史。刘宗周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做了大量工作,人们举手加额而呼,称作“海都爷(海瑞)再来”。
在南京任职期间,他非常节俭,吃饭只是每天买些蔬菜豆腐,仅化一二十文钱,被南京人称之为“刘豆腐”。他辞官离任时只有一担行李在肩,又被南京人称之为“刘一担”。刘宗周受到民众的热烈拥戴,辞官回家时,自发为他送行的百姓成千上万,大家黯然失色,泪如雨下。
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
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
顺治三年(1645) 五月,清兵进入南京,福王外逃芜湖被俘,南明覆亡了。不久,杭州又失守。这时刘宗周在绍兴,消息传来,刘宗周正在家中吃饭,他猛地把桌子给推翻,大声说道:“此予正命时也。”就失声痛哭起来。从此就移居郊外,开始绝食。后来到袓墓辞别后,乘一小船,到了西洋港,叩头北拜再三,大呼:“老臣力不能报国,聊以一死明臣谊。”说罢跃入水中,投水自尽。无奈却选错了地方,因为水浅,求死而不得,未能痛快成仁,船夫把他扶了上来。
回家后,刘宗周就继续绝食,前后共23天。开始还喝点茶水,最后13天里滴水不沾。开头几天,他还是像往常一样跟弟子们进行学术问答。此时他的弟子,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正在四处打听恩师的下落。连日来,他徒步二百里路程,一路上想着刘宗周对他的教育之恩和父子一般的深情,热泪伴着热汗,不知流了多少。
不料到达恩师家中,恩师却已避居乡下,他又从刘家向城外直奔,翻过峣门山,绕道杨塴村,终于赶到恩师面前。这时,刘宗周已绝食20天了,黄宗羲一眼望见恩师气如游丝的凄惨情形,心如刀割,泪如泉涌,但不敢哭出声来,只是向恩师倾诉来意,叩头请求师训。刘宗周听了,心中生出无限慰藉,但嘴里已经说不出半句话来,只有微微点头而已。
隔了三天之后,弘光元年(1645)闰六月初八日,刘宗周带着悲壮的无奈,呼完了最后一口清气,终于绝食身亡,时年68岁。临终前,张口举目,以手示意,书一“鲁”字,询问鲁王监国之事。他留下的绝命辞如此写道:
“留此旬日死,少存匡济意。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慷慨与从容,何难亦何易!”
刘宗周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的殿军人物,其思想学说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刘宗周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开创的蕺山学派,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