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语阁更文800字点赞人民广场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7-12 17:48 被阅读0次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明代大书法家、著名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

    当年,徐渭借宿在净众寺中时,方丈室中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墨葡萄图》。

    方丈仰慕其才华,恳请他题诗一首,徐渭见方丈一片赤诚,难以推诿,遂有此作。

    而这首诗,正是他一生凄苦心境的真实写照,他借此诗抒发了人生壮志未酬的慨叹。

    诗人经历了半生的坎坷曲折,依旧是落魄清贫,转眼间已然成了老翁。他孤独地立于书斋,在晚风中长啸哀叹。

    他的画笔之下,一颗颗葡萄如明珠般栩栩如生,熠熠生辉,却无处可卖,只能闲抛闲掷在荒野青藤中。

    其实,这墨葡萄正是诗人的自画像,画中的是一位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倔强老人,面对多舛的命运,仍不失傲骨,不肯向命运低头,在夕阳的晚风中独立啸傲。

    对于徐渭一生,王长安先生曾这样概括:“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次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受,九番自杀,实堪嗟叹!”

    从这四十个字中可以感受到,大才子徐渭的一生是何其苦楚。

    在浙江省绍兴市区前观巷中隐藏着一个小院,这是一处具有园林特色的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院内幽静古朴,青藤绕树,而这个院子的名字就与这青藤相关,名曰“青藤书屋”。

    在书屋的南墙上方悬挂着一块匾,上边写有“一尘不倒”四字,而这四个字的作者便是这个书屋的主人——徐渭。

    徐渭晚年号“青藤”,并且与明代花鸟大家陈淳并成为“青藤白阳”,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近现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无不“匍匐”在“青藤”门下。

    郑板桥和齐白石都曾说“愿为青藤门下狗”,其身份在徐渭面前下放的如此之低,可见对徐渭艺术的推崇。

    然,如此才华横溢之人,一生遭遇却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

    1521年3月12日,天才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降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家族中。

    他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徐渭自己认为其“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其书法出于米芾、黄山谷,用笔奔放,不拘法度,线条圆厚雄浑,为晚明书坛大草的代表人物。

    他自幼聪慧,文思敏捷,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且胸有大志。

    他被时人称之为神童,20岁时考中秀才。

    21岁时,徐渭入赘同县富户潘克敬家,与妻子十分恩爱,可好景不长,仅过了五年,妻子便撒手人寰,徐渭无奈“净身出户”。

    在此期间直至41岁,徐渭连考八次未能中举,八次不第,榜榜无名,深深地刺痛了徐渭的心灵,多年以来的坎坷仕途让他变得消沉抑郁。

    这个琴棋书画皆通之人,偏偏在八股文上屡试不第,后变得愈发狂放不羁。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进犯浙闽沿海,绍兴府成为烽火之地。

    平时好阅兵法的徐渭,先后参加了柯亭、皋埠、龛山等地的战役,并出谋划策,初步显示了军事才能。此时,徐渭引起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注意。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升任浙闽总督的胡宗宪,钦慕徐渭的才识。经过多次相邀,胡宗宪终于将徐渭招入幕府,充当幕僚。

    入幕之初,徐渭为胡宗宪创作了《进白鹿表》,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赏识。自此,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

    此后,徐渭随总督府移驻宁波、杭州、严州、崇安等地。他“知兵,好奇计”,为胡宗宪谋划,助其擒获倭寇首领徐海、招抚海盗汪直。

    当年,胡宗宪傍依权臣严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被免职,胡宗宪受到参劾,徐渭便离开了总督府。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再次被逮入狱,并死于狱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数人受到牵连。

    徐渭生性本就有些偏激,因连年应试未中,加上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时他对胡宗宪被构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担忧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发狂。

    他写了一篇文辞愤激的《自为墓志铭》,而后拔下壁柱上的铁钉击入耳窍,流血如迸,医治数月才痊愈。后又用椎击肾囊,也未死。如此反复发作,反复自杀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发作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其杀死,他因此被关入监牢,服刑七年。

    徐渭被下狱后,友人纷纷予以援助,在朋友的解救下,徐渭终于借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大赦之机获释。这是万历元年(1573年)的事,此时徐渭已经五十三岁。

    获释后的徐渭,贫病交加,以卖字、画糊口,潦倒一生,最终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一条狗与之陪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如此才子,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实在令人唏嘘。

    《题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徐渭

    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徐渭创作的一首诗。画中所题诗见于《徐文长集三》卷十一,是徐渭作画时常书写的诗作之一境。

    作品以葡萄入画自喻,是他自己的一幅自画像,非常真切地反映出了徐渭的寂寥心态。

    该诗抒发了诗人无人赏识,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抒发了徐渭一生不遇的坎坷痛苦之心。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半生落魄已然成了老头子,独自站在书斋中听着呼啸的晚风。

    翁:老头。

    前二句,诗人从自身现状写起,潦倒半生,渐成衰翁,只能伫立在书斋中呼啸感慨。

    这两句可谓是半生坎坷生活的简明写照。

    徐渭少负“神童”之誉,后来却久试不第。徐渭热心政治,担任东南军务总督胡宗宪的幕府,却因胡宗宪的失败被捕而受到牵连。

    徐渭又因精神病发作自杀未遂,并杀死继室,被捕入狱六、七年。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笔下有明珠却没有地方可以卖,只能闲置在荒乱的野藤中。

    笔底:笔下。

    最后两句表达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自身才情无人可识,只能寄托于纸上画中。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四两句作者的愤懑和牢骚,是有一股孤傲之气的,正如骆玉明先生所说:“这里丝毫没有可怜巴巴期待‘恩遇’的情态,只有对那个荒唐的社会的傲视与嘲弄。”

    这首诗传达出强烈的情感,诗与画融为一体,颇有托物言志的意味,为画作增添了不少韵味。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yp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