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我学习和成长
(1)《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阅读的方法》、《慢煮生活》、《掌控习惯》、《真需求》读书并写书评。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迟子建的散文,觉得抒发的感情有点过于丰富,有点余秋雨的感觉,不是很喜欢。
《阅读的方法》是罗振宇老师的书,主要讲书要随意的读,不用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虽然读的是电子书,但是对我触动很大,解开了我读书的很多困惑,我不必再要去自己看过的书要记住什么,要用什么方法读,要有什么收获,只要尽管去读就好了。这种阅读的方法确实让我抛开了很多阅读的顾虑,爱上了阅读。
《慢煮生活》是汪曾祺的散文,文字很朴实无华,最真实的文字反应真实的生活,很是喜欢。生活确实需要慢下来,仔细品味最平凡的点点滴滴。这本书给我生活的一直镇定剂。
《掌控习惯》是詹姆斯•克利尔的作品,从习惯养成的四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养成一个好习惯和戒掉一些坏习惯。和以前看过的习惯养成方面的书有些重复,只是在大脑里继续加强了一下如何养成一个习惯这方面的认知,可能更有利于我养成一个好喜欢吧。
《真需求》作者梁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产品应该走的方向和特点,也深有启发,比如从第一性原理触发揭示网络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短视频;孩子对父母的爱要大过父母对孩子的爱;规划思维与演化思维,其实也就是成长性思维和固定化思维;再就是提高了认知,这些认知只是你的理性思维,不等于会产生相应的行动,而要行动就得让这些认知在大脑中形成习惯思维。
(2)专业资料发小红书槲寄生,桑寄生、明日叶资料。
(3)熊逸老师《资治通鉴2》由50%学习至80%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27638/64c64724a611489e.jpg)
2. 生活方面
(1)带孩子去咸阳沣东河堤路玩
(2)带孩子先去了去了松果庄园,捉鱼,喂小动物,无动力乐园等,玩的还可以;
(3)国庆全家回老家陪父母三天;
(4)让孩子独自去电影院看电影;
3. 反思和改进
(1)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点太放任,需要加强一下,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每天九点半左右练完琴,陪他做作业20~30分钟,每天不多做,哪怕一点点。先从数学开始,英语,语文都要检查,监督。但只仅限于检查监督,不提供过多的帮助,除非他要求。
第二、还是规定每周六周天各玩1小时Ipad,时间到,收回Ipad,不给任何借口让他接触到Ipad。并用闹铃提醒。
第三、每天晚上必须10点钟上床睡觉,睡前自己看书或者我给读书,睡前听他喜欢的每日小古文。
第四、他不玩Ipad的时间里,尽量陪他玩别的游戏或者带他运动,用心陪伴。
第五、对于练琴要采用视频记录,对于老师通过的曲子,要录视频。
第六、每周录制读英语的视频至少两篇,可以放在礼拜六和礼拜天。
第七、周日周天尽量让他户外锻炼和活动
(2)自己身体健康方面
不能在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开始用Excell 表格记录自己的每日体重和健康锻炼情况,及时改进和监督。利用上班时间,能锻炼就尽量锻炼,把上班时间也利用起来。
锻炼时发现换一种思维,就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也不会觉得很累。比如蹬自行车,以前我会想,坚持到2.0km,现在我会想,挑战一下2.0km,结果突然就思想很轻松了,锻炼时不觉得那么痛苦了。
早睡早起,按时睡觉,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5点半可以起床。
(3)自我成长
还是坚持每天早起,利用早起的时间看书。可以把早起看的书用手机拍照片记录下来,利用上班空闲时间可以做读书笔记。
试着去接受和尝试电子书的阅读,从得到读书打卡挑战赛开始。
对于自己的时间管理,要采用时间颗粒度的做法,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可以安排为30分钟。多用闹铃提醒。
英语学习方面最近有些荒废,没有跟读学习,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以前跟读都是每天中午吃完饭开始跟读20分钟左右,现在是吃完饭要锻炼,锻炼时间把跟读英语的时间给占了,现在还没有找到个合适的时间跟读英语。英语跟读还要好好规划一下。
对于自己刚上班的时间,用来写一下每日记录和摘抄名言警句,以及摘抄英语短文,充分利用了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以前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和同事聊聊天,不知不觉把时间就浪费了。现在这段时间能很好地利用了起来,感觉很是很好,要坚持下去,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容易坚持下去,因为做这件事让自己和愉快,也很有成就感。
逐渐杜绝刷短视频的坏习惯,和孩子一起监督自己。最近就做的很好,刷段视频的欲望不是那么强烈了。
(4)专业技能
继续整理产品专业资料,继续延续以前的做法,有新产品时及时建档,有时间了对老产品进行整理。
同时写专利文章,发表专利。前一段时间写专利的空档期太长了,后面要抓紧了,最好一个月2篇,如果实在做不到,至少保证一个月一篇。
(5)全身心的投入陪孩子
陪孩子的时间就全心全意的陪孩子,不要陪她练琴的时间还想着自己边锻炼。休息日陪他就不要想着自己未干完的时,写东西或看书,就专心的陪他写作业,也可以陪他玩游戏,看电影,陪她锻炼。总之要做到全身心的陪伴,深度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