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第五》七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任何人遇到危险,都想逃跑,遇到困苦,都想逃避,“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我们的孔圣人也是如此。走到匡地,被匡人围困,差点惨死;走到宋地,讲课旁边的树被人砍倒,受到生命的威胁;走到陈蔡,七日绝粮,没被饿死,那也是命硬。如此的命运遭际,如何不让人懊恼、悔恨呢?于是,孔子打算出海远游,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乐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的社会理想不能在这里实现,算了,我乘坐一条竹筏,漂流到大海,去寻找一个新天地。
这是按字面意思来解释的。那么,孔子真的走了吗?根据基本的史实来看,孔子没有走。他最远也就到了当时楚国的叶县,主要的游历区域还是在中原这一带。那么,或者说孔子只是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或者说只是说了一句一时的气话,本无可大惊小怪。但对于后来人,尤其是尊崇儒学的人来说,这就是个大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忠”与“不忠”的问题,乃至名节问题。前期的学者,解释这句话,将重点放在“道不行”上,后期的学者,或将重点放在“浮于海”上。因为前期大家重在“道”,后期重在“名”。这样的变化,虽然更多反映出时代历史的变化,但是从文字训诂理解的角度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说到这,或许很多人觉得,有必要这样深究吗?不过,我们想想,今天那么多人想把小孩送到国外去,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也有点“道不行”的意味在呢?呵呵。所以“阅古知今”,是至理名言,不受时代左右的。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佛家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心被物转,佛即凡夫。”(《阿弥陀经直解正行》,《楞严经》卷二载世尊为阿难说法时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我们人活着,如若不是为了吃喝拉撒活着,那我们就要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活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哪儿,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至于这句话的后半段,我们在这里就当作一个小故事来看,就可以了。子路是个勇猛、直率、真诚的人,虽像个武夫,但一直跟随孔子左右,是对孔子有真感情的人,渐渐受其熏染,内在的心性修养和思想造诣也很高。孔子喜欢跟子路开玩笑,常骂他两句,但子路一笑,大家也就过去了。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难得!
世海于公历2017年9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