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国庆档上映,开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妈》原本被认为是同期最有可能票房问鼎的力作,谁知道上映之后口碑却迅速走低,导致票房增速放缓,排片也逐渐下滑。
5.2的豆瓣评分,是《李茶的姑妈》票房不济的主要原因,这是开心麻花电影中评分最低的一部,从剧作到笑点到主题都遭遇不少抨击。
如此的表现让人们对于开心麻花产生了质疑,一直以来由话剧改编电影是麻花制胜的不二法则,这次怎么就不灵了呢?
开心麻花招式用老,《一出好戏》反向操作——“影剧联动“的空间远比你想的要大2015年,《夏洛特烦恼》在市场上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不仅斩获了14.41亿元的高票房,还带动了话剧改编电影的市场热度。随后,开心麻花又推出《驴得水》,这部投资约1500万元的影片,最终票房为1.73亿元,票房收益率为476%,2017年《羞羞的铁拳》大卖22.13亿元,《西虹市首富》则达到25.45亿元。
2015年年底,电影原作《李茶的姑妈》作为开心麻花贺岁舞台剧,首次与观众见面,截止到目前已经在全国巡演近一千场,多地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据统计观看过这部舞台剧的观众人次已经达到十万以上。超高的人气,外加优良的口碑,使得这部剧顺理成章成为开心麻花当仁不让的 “影剧联动“新作。
可是显然这一次“剧改影“的模式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也让人对于这一方向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质疑和思考。
与此同时,市场上却开始出现了反向操作,将影和剧之间的转化刷出了新变化。
开心麻花招式用老,《一出好戏》反向操作——“影剧联动“的空间远比你想的要大9月30日, “荒岛狂想轻喜剧” 《好戏一出》在北京举办畅聊会,主创黄渤、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与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共同出席。
如此大阵仗的阵容,足见《一出好戏》的出品方对于话剧版本的重视。根据媒体报道,不仅在剧情和人物方面将再现电影桥段,剧版《好戏一出》在特效及音乐上,还会做出诸多重新处理和制作。剧版特效将复制电影中非常壮观的大船,较之影版翻了几倍的工作量,甚至一些舞台的特效都会在国外完成,比之电影版也增加了更高的花费。
由此看来,不仅是话剧可以改编成电影,电影成功后也可以反推回话剧,“影剧联动“的模式有着超越想象的空间,但是问题在于,无论是剧改影,还是影该剧,内容的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所在。
1
开心麻花舞台剧改编屡获成功
但是未免招式用老?
过去三年时间,开心麻花影业主控及参与出品的影片共计6部,累计产出票房超50亿元,这不仅让开心麻花影业成为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也让舞台剧改编为电影的模式引起了广泛注意。
若在2014年前提起开心麻花,大多数人想到的无疑会是该公司推出的众多话剧作品,但现阶段再说起开心麻花,显然电影已经成为其真正的名片。
开心麻花影业最成功的无疑是其主控的三部影片,《夏洛特烦恼》,《驴得水》还有《羞羞的铁拳》,均是由同名话剧IP改编而成。
开心麻花招式用老,《一出好戏》反向操作——“影剧联动“的空间远比你想的要大因为这三部影片的成功,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让开心麻花声名远播,剧转影的模式也就此确立。开心麻花于2003年首创“贺岁舞台剧”概念,并在此后13年时间里,陆续推出了26部舞台剧,基本在国内的众多一线城市已经累计演出超过5000多场,也因此逐步形成了独有的喜剧风格。后来2012到2015年期间,开心麻花的喜剧还多次登上了央视春晚,并在多个卫视春晚频繁亮相。
不为人所知的是,从2012年开始,开心麻花并没有直接开始做大电影,而是先制作出品了《开心麻花剧场》、(1、2季)、《江湖学院》等网络剧作品,虽然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但是无疑为其累积了由舞台转到大屏幕的经验。
直到2015年《夏洛特烦恼》以14.4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当年国产电影异军突起的黑马,开心麻花的剧转影模式才被广泛接受。
“麻花出品,必属精品”——开心麻花的话剧主要以喜剧为主,在持续演出、不断进行市场检验的过程中,根据观众的反馈,市场的热度,以及演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为改编电影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模式没有错,开心麻花十几年来的付出和积淀也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屡屡成功之后,到了这一次《李茶的姑妈》为何就开始碰壁呢?
舞台剧和电影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翻拍的过程中,在舞台调度、镜头的运用以及演员的表演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很好地调整与适应。最主要的是打破话剧舞台对时间、空间的限制,取消戏剧的假定性和演员表演的舞台化。
对于开心麻花来说,虽然从话剧改编电影有了足够的经验,但是并不能保证每一次尝试都会成功。从观众反馈来看,《李茶的姑妈》虽经过多次话剧巡演定下改编电影,但是话剧舞台风格还是很明显,没有改编好,对于有些镜头的展示处于一种话剧风,没有完全的动起来,视角的转变不够灵活。
包括被许多观众吐槽的“物化女性”以及“低俗对白”,其实都是舞台剧中不易引起强烈反感的部分,往往在一个现场的环境中观众可能会哄堂大笑,但是到了银幕上反而会引起更为广泛的聚焦。
其他包括笑料“越来越无力”,充满“尬笑”这样的情况,在舞台剧的现场也有可能完全避免,毕竟现场的气氛一般都是“要笑一起笑”,但是这样的缺陷到了影厅内反而会被暴露出来。
开心麻花无疑是舞台剧改编为电影最成功的案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同一套模式可以无限复制,当同一个模式被反复复制,反复使用后,不仅会使得观众容易出现审美疲劳,更会使得原有的舞台剧转化为电影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逐渐暴露——这一次《李茶的姑妈》的失利,无疑为剧转影的模式敲响了警钟。
2
剧与影究竟如何共存互利?
作为相似的表演艺术,话剧和电影存在天然的亲近关系,两者都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都有叙事性和历时性,也都建立在第四堵墙的理论基础上。
开心麻花在近几年成为话剧改编电影的模范,但是其实中国话剧改编电影的历史早已有之,其中不乏经典名著,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日出》翻拍的电影版本最多,总共超过十次,最早甚至能追溯到1938年。另外,包括老舍的《茶馆》《龙须沟》《方珍珠》《离婚》,宗福先《于无声处》、苏叔阳《丹心谱》、沙叶新《陈毅市长》,再到近几年陆续被搬上银幕的《华丽上班族》《恶棍与天使》《分手大师》,可谓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有一些电影作品虽然不是话剧改编,但是剧本的原型却也是源于莎士比亚这样的经典戏剧。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令人看到了曹禺经典话剧《雷雨》的影子,同年冯小刚执导的另一部大片《夜宴》,故事则脱胎于莎士比亚的经典话剧《哈姆雷特》。
话剧改变成电影,就等于是一个经历了反复的打磨IP再搬上银幕。随着电影行业对IP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考虑到去话剧里找好故事。毕竟,成熟的话剧已经在舞台上经过观众多轮考验,本身就有更为成熟的故事基础,人物塑造,情节、台词也已经是精益求精之后的成果。
相较于小说、游戏、动漫等IP的改编,话剧还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话剧一般短则两个小时,长则三个小时,和电影的时间比较接近,改编起来也比较简单,也不像长篇小说的改编那样容易出现偏差,让原著粉们接受不了。
话剧还有一定的受众基础,优质话剧积累了一定的话剧迷,这些剧迷将成为电影市场的潜在观众,如果能够吸引这些剧迷走进影院,将为电影的票房成功助力。
当然话剧改编电影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话剧和电影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翻拍的过程中,在舞台调度、镜头的运用以及演员的表演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很好地调整与适应。最主要的是打破话剧舞台对时间、空间的限制,取消戏剧的假定性和演员表演的舞台化。
如果说话剧更具仪式感,那么电影就更为生活化,这就要求话剧在改编成为电影时必须擦去话剧痕迹,而不是直接生搬硬套。话剧剧本往往太过戏剧化,而电影会更讲求写实,更加真实自然。
舞台剧与电影在表演时间、镜头表现、叙事角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所以语言表达上也不尽相同。 话剧的台词语言要求“合理的夸张”,因为舞台的有限性所以演员只能通过增加语言宇动作的力度达到情绪的表达。而在电影中的情绪表达可以借助镜头切换及剪辑完成,其真实性也要求台词不能脱离生活,要在合理的、生活化的语言中通过设计包袱及控制节奏来增强表现力。
3
剧影结合利处多多,但是需要花心思
上述的种种优劣差异都决定了把舞台剧搬上大银幕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修修补补,更需要进行一次重新的再创作和再发挥。
在IP改编大潮中,很多作品只是以原著作品名称、影响力为噱头,利用原作粉丝的期待赢得不错的票房,这样的改编没有在二次创作过程中产生任何价值。作为第二次飞跃的影视化,并不是简单的抹除舞台剧痕迹就可以了,而更需要一种作品的再创作。
开心麻花在这一块上一直做得比较到位,但是显然持续成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惰性的产生,一旦作品改编上不花更多的心思,就会很容易将重新创作之路给走歪——《李茶的姑妈》会大热倒灶,并不是偶然的。
反观《一出好戏》先影后剧的尝试,倒是一个颇为创新的举措,一来在影片已经卖座之后开发衍生作品可以增加额外的收入,二来也可以使得电影中无法表现的部分在另外一个舞台上得到呈现。
据媒体报道,《一出好戏》中未曾出现的“孙红雷办公室与人谈话”“黄渤舒淇玩自拍”等诸多的全新剧情与角色,都会在剧版里出现。
话剧演出市场这两年蓬勃发展,受到了大量年轻观众的追捧,开心麻花的成功就是一个明证。2017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到501亿元,同比上涨6.82%。专业剧场演出总场次突破8万场,比2016年同期上升17%;票房总收入70亿元,比同期上升13%。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舞台剧仍是一门“微利生意”。中国尚未形成类似于欧美百老汇那样成熟的经营体系,从体量上看,还属于小众范畴。
影剧联动也好,剧影改编也罢,尽管《李茶的姑妈》遭遇挫折,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鼓励影和剧之间有更多的互通互动——毕竟,这样的尝试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