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出书的事成了不胫而走,远近闻名。就连她儿子所在的幼儿园的阿姨都知道了。难怪李鹏同学这么优秀,未上幼儿园就已经认识好多字,并且还能写部一些常用语,能背诵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古文名篇。原来他的背后有一个更了不起的妈妈。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妈妈敢于向平庸和命运挑战,自学成材,无师自通。
每当兰花去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幼儿园里许多阿姨都围了上来,想结识她,能够跟她说上一句话都是一种荣誉。她们提前就把李鹏牵着手,有时干脆抱起来等候他妈妈来接。起初孩子不让抱,认为自己长大了。可是经不住众阿姨的轮番奉承,最终也习惯了这种特殊待遇。
兰花看到这种阵势,她什么都明白了。她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果不及时制止,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她不愿她的孩子因她而受到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待遇。她现在都不觉得她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她还是是去的她。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
她虽然生气,但决不能发作。她们好歹也是孩子的阿姨,再生气,也不能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把事做的太绝了,让人家阿姨挂不住脸,下不来台,以后还怎么相处沟通。她只得心平气和地对她们说:"他已经长大了,应该锻炼他独力自主的能力。再不必要抱着了。应该和别的孩子一样,享受快乐和自由。"说着还回头问儿子:"儿子,你说是不是?"儿子连忙点点头。
"我不让阿姨抱,她们不由分说,硬要抱。"
几个阿姨都红了脸,她们知道自己错了。
兰花赶紧止住儿子:"阿姨是太爱你了,所以才要抱你。但这样反倒不好,你永远都长不大。好啦,不说啦,咱回去吧,向阿姨说`再见`。"
"阿姨,再见!"李鹏向阿姨挥挥手。
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话有许多种说法,掌握分寸,不伤和气而又能达到目的是一个人最会说话的表现。兰花就很会说话。她看不惯阿姨的巴结,奉承,她也很生气,但她并不撕破,而是采取旁敲侧击的做法,留有一定的余地,既让儿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也让阿姨反省自己的错误做法,而又不至于伤了阿姨自尊心。
从此以后,再没发生过这种事。她们对待李鹏和所有孩子一样,一视同人。她们对兰花更是刮目相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