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佛学经典《金刚经》结尾偈子,它表明人生一切快乐只是虚幻,因为快乐就像梦幻中的泡沫,看似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弧光,但始终捉摸不定而且异常短暂,一旦快乐过去后,人很快便从亢奋坠入到无边的空虚中。同时经书告诫人们,快乐其实是六道轮回制造的毒品,你一旦体会到快乐后,下次要想再次重温原来的感觉,你就得加大剂量,于是人们为了不断的追求快乐,便一直在轮回中孜孜以求,成为轮回的奴隶,就像不断追逐前方萝卜而不断拉着磨盘转的驴子。
快乐的确是一种毒品,你一旦适应,下一次要再想体验同等感觉,需要更大剂量的刺激。快乐是短暂的,不满足却是长期的,因此快乐是无间地狱的烈火,让你在追逐快乐的过程中不断遭受失望的煎熬,所以佛陀才说这是“苦”。连低等生物都逃脱不了“追求越多而越不满足”的宿命。
海兔.jpeg有一种低等海洋生物叫海兔。你轻轻碰它,它会产生很大反应,但如果你一直不停的碰它,它就变得麻木不仁,直到你加大触碰的力度,给它更强的刺激,它才会再有反应。老鼠也是如此,研究人员训练老鼠完成一些任务,然后分给它一些食物做奖励,一开始老鼠有求必应,给吃的就干活,但慢慢的原有食物已经无法触发老鼠的积极性,必须要提供更好吃的食物才能刺激老鼠的积极性。如果专门让老鼠饿上一段时间,那么老鼠便会学会“珍惜”,它愿意为任何食物而努力工作。于是从”贪婪“这个角度看,着实验证了佛陀说的“众生皆平等”!
于是要感受快乐便有两种途径。一是追求多样性,通俗说就是见异思迁,例如男人的七年之痒,女人对各类小鲜肉趋之若鹜,新奇的,不同样的刺激让我们觉得兴奋和期盼,一旦得手便能感觉快乐。二是追求间隔性。隔一段时间,等对原有快乐的感觉消退后再来一次,人还是能体会到以前的快乐,例如“小别胜新婚”。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根本没有见异思迁的能力,因此我们要调控快乐,实现快乐的稳定供给,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控制好间隔,也就是“度”的把握。
经济学有个著名的“边界递减效应”。再好吃的东西,你吃多了也会觉得味同嚼蜡。中餐在饮食上给予人的快乐比西餐好,因为它能提供多样性。吃中餐时,一桌人点一桌菜,每个人下筷时都有多样选择,不同菜肴口味不一样,于是食客能这里尝一点,那里夹一块,口味随时变换,因此快乐更多。西餐通常是每个人吃自己的一道菜,缺乏多样性,于是食客的快乐更少,慢慢的西餐功能逐渐由饮食转向礼仪社交。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我们反而变得不快乐。快乐在今天的世界如此廉价,它转变为碎片化的新鲜感刺激和短暂的炫耀性自我满足,现代人之所以离不开手机,正是因为生活方式上缺乏多样性,在紧凑的生活节奏下难以寻求更多的娱乐方式,只能通过手机反复的获得新信息来刺激大脑的新鲜感。电子游戏和社交软件在设计上深谙此道,它们通过不断的推送新信息,新玩法来刺激人的猎奇心理,通过反复营造多样性来抓取你的注意力。
空虚.jpeg由于这种电子化,工业化的刺激密集度比日常生活高很多,所以没人能抵抗这种快乐的侵扰,同时由于刺激强度过大,人们心智上损耗过多,于是短暂的快乐过后,人感觉异常疲惫和空虚。这种廉价的快乐成为无法逃脱的“原罪”,那就是你像吸毒一样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而设计者其实是在制造一个精巧牢笼,把你囚禁其中,于是你能一直停留在他的产品里,他们无法当然也不愿意提供满足快乐的第二种方式,那就是间隔。
经济学告诉我们,能大量供给的东西必定是廉价的,而稀缺性才真正是价值所在。一种更好的获得快乐的方式是追求“深度”,例如搞学问,专研越深入越好,要想前进一步都得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长时间孤独的煎熬,当你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精进一步后,你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景和境界,你获得了绝无仅有的新刺激,于是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才会更加无以伦比,所以向“深度”追求能同时产生多样性和间隔性这两个制造快乐的必要条件。同理,做事业,目标越远大越好,这样你一直有新挑战,这就是为何富有使命感的人而言,工作才是最大的快乐。
频繁而廉价的快乐,本质上是魔鬼给你的诱惑小药丸。英国著名作家路易斯在著作《魔鬼家书》里构思了一个别有新意的故事。年长的魔鬼叫私酷鬼,它教导年幼的侄子一个叫温木鬼的菜鸟魔鬼,如何诱惑年轻人的灵魂。长者魔鬼告诉新手魔鬼说:“通往地狱的道路其实并不陡峭--它坡度平缓,地面平坦,没有急转弯,没有里程碑,也没有路标”。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让人舒服的让人沉迷,不思进取,玩物尚志的方式就是通往堕落的最佳道路。
确切的说,虚度光阴就是人间炼狱。回想一下你在大学光着膀子逃课打游戏,工作后晚上在酒吧里夜夜笙歌的那些经历;回想一下无数个夜晚百无聊赖的刷肥皂剧,一边看一边心里咒骂:这么脑残的偏执都拍得出来,但无论怎么骂,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为何难以自拔呢?一开始是一种朦朦胧胧,甚至带着一点美好和希望的幻想,但很快你会发现,舒适圈里像沼泽,你越陷越深,你不断的寻求一时刺激,但无数个转瞬即逝的刺激编织成一张充满空虚,喧嚣,讽刺和沉闷的大网将你一网打尽,你任由自己的生命在空虚中摇摆不定,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无缘无故的沉湎于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你以为你得到了快乐,但快乐就像一团虚幻的烟雾,烟消云散后你得到的是无尽的空虚,其实那是魔鬼把虚无当做快乐售卖给你依次赚取你宝贵的生命和时间。
屏幕快照 2018-04-03 下午12.33.14.png魔鬼给你的快乐药丸效用是先甜后苦,上帝给的快乐药丸是先苦后甜。先甜后苦就像由奢入俭难,体验过强烈的精神刺激后,一旦刺激消失,你会陷入到极度的无聊和空虚中,这就像吸毒,你需要不断的加大剂量才能体会到原有的愉悦,当剂量超出身体承受极限时,魔鬼便挥舞镰刀,收割你的灵魂。上帝给予的快乐,总是先给你磨难,考验,你只有咬紧牙关,忍受迎面而来的暴风骤雨,熬到乌云退却,彩虹在天际若隐若现的挂起时,你内心才能体验到一种自我突破后的成长快感,这种快乐也如同登山,经过一番筚路蓝缕的攀爬后,才能够在山顶享受瑰丽险奇的美景,而这种快感之所以独特,还在于所有的美景只属于你一个人。显然大多数人都会被魔鬼的药丸所诱惑。
人生的感受起伏遵循心灵波动率。当你的内心开始成熟的时候,你会开心,兴奋,你的心灵会在一个小高潮里随波荡漾。但随着你的持续成长,你必然会遭遇打击和挫败,于是不得不陷入低潮,你的意志好像被抽空,你觉得很多事情不得不做但又了然无味,生活变成了不得不履行的义务和徭役。这时候你必须保持镇定和冷静,不要焦虑,坚持下去才会慢慢的从低潮中走出。
肤浅的心灵只会追求新鲜感。如果你不能学会与孤独和寂寞为舞,不追求认知和技艺的深度,不通过突破自我来获取充实的快乐,那么你很容易陷入肤浅的陷阱。当下颇为流行的“知识焦虑”其实正来自于浅尝辄止,很多人害怕自己的学识和技能无法应对时代的需求,于是便病急乱投医,急急忙忙的投入到各种课程的学习中,但是每次学习都是点到为止,一旦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时,立马退却,然后又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他们尝试不断的打开门,并希望开门后立马迎来鲜花掌声和舞台中心的聚光灯,但他们发现门后其实是悠长黑暗不知通往何处的通道,于是他们立马打起退堂鼓。由于没有前进的勇气,自己被懦弱禁锢在原地,于是恐惧和焦虑就诞生了。
魔鬼懂得如何用光怪陆离的新鲜感去收割肤浅的心灵。不幸的是,人天生就是喜新厌旧。过分的追求新鲜感,我们就会被魔鬼引入歧途。前面提到的快乐两原则:多样性和间隔,都需要建立在深度的基础上。我们追求的多样性,应当是努力攀爬后,在不同高度欣赏不同风景;我们追求间隔,是让自己增强耐心,忍受攀爬过程中的无聊和寂寞,只有建立在“深度”和“高度”基础上的多样性和间隔,才能迎来充实的快乐。如果只是依赖新鲜感,不断的寻求新刺激,就像吞食摇头丸,当你沉浸在云里雾里飘飘然时,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魔鬼面庞则在一旁得意的谄笑.....
欢迎关注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学习,交流,成长:
文章公众号.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