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惯例开始写回忆录,写到7-14岁。当跟随时光隧道回到童年的时候,我的嘴角开始上扬,一种微笑,由心而发。
童年很多有趣儿的画面跑入了我的脑海。首先想到的是童年对于抓石子儿的热爱。对于生在农村的娃来说,石子儿到处可寻。可是,适合用来抓石子儿的,可是要经过我的精挑细选,选来的这些石子儿,都成了我的宝贝。还记得有一段时间,每次走路都会眼睛盯着地面,发现一颗适合的,会赶紧捡起来,如获至宝。

抓石子儿玩法很多,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或者三个人PK,最常是两个人一起玩。剪刀石头布后,赢的先抓。双手捧起石子儿,往地上一扔,铺撒开在地上,然而拿起一个当作引子。抓的时候一只手来抓,往空中扔下引子,趁引子在空中还没有落地的空档,去抓地上的石子,抓完地上的石子后,赶紧接住空中的石子。规则是:空中的石子不能落地,落地即为犯规。换另外一个人来抓。还有双方共同规定抓地上几个石子的时候,就抓几个,而且抓的时候,还不能碰到其他的石子,若碰到,也视为犯规,换另外一个人来抓。还有其他的抓法儿。
这个小小的石子儿,在赢的时候,可以带给那时的我无限成就感。在抓到自己想抓到它的时候,对石子还有很强的掌控感。同时,玩的时候,还获得了友谊。即使输了,还会再来一次。其实,最终的输赢,早已被我们一次又一次沉浸在玩的欢乐中给淡忘了。想到石子儿,是带给我快乐的,带给我希望的。那时的石子儿,是我眼中的至宝。这也是一个孩子的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比较善于健忘,忘记了幼年时带给我们快乐的一些小东西。还

记得那时的自己,经常还会路边随处捡起一个树叶把玩,欣赏。看叶子的颜色,脉络,放在鼻子上闻叶子的味道儿。我想那时树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带给他美的启迪不亚于成年人去欣赏一件他可以看的懂的艺术品带来的性情上的陶冶。
每到春季柳树开始发芽的时候,会约上三五个好友去找柳条儿,一方面用来做成柳条帽子,另一方面,还可以取其中的一小段,试探着宁,直到柳树皮和里面的树干分离,然后抽出树干,取一小段,再用指甲刮其中的一头,就像刮刮乐那样,挂出个0.1-0.5mm长的最外皮,最后放在嘴上当喇叭,几个好友一起共享着当下的快乐。仿佛在喇叭声中,都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又仿佛全世界都消失了。
抓石子儿、捡树叶、吹柳条喇叭……这些都是孩子童年特有的游戏。或许童年的我们也玩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进了成年人的世界,如此,我们渐渐的忘记了自己也有过童年,也渐渐忘记了那些带给我们童年欢乐的小东西。
在我们当了父母以后,常常不太理解,为何孩子会捡路边的一个在我们看来很脏的石块,拿回家,当宝贝一样来对待;为何会喜欢捡一个树枝拿一路不肯扔掉;又为何会对一个亮晶晶的贴画爱不释手………甚至会训斥孩子净捡些“没用”的东西。因为我们早已经忘记了,曾经我们也有过童年。
所以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在我们看不懂的时候,只需要保持观望、不打扰,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帮助。也或者不防停下繁忙的脚步,和孩子一起重温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