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学习第28章“知其雄”。
【正文】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谿
为天下谿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
守其辱
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
常德乃足
复归于樸
樸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
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直译】
深知什么是雄强
却安于守住雌柔
甘作天下人的溪流
甘作天下人的溪流
就能不离永恒的德
重新回归到如婴儿般的柔弱、厚德
深知什么是光彩
却安于守住暗淡
甘作天下人的河谷
甘作天下人的河谷
就能充足永恒的德
重新回归到樸
樸散则为万物
圣人用樸
就可以管理和领导万物
所以说最大的制度就如樸一样,是完整而没有割裂的
【我所悟】
本章主要讲如何合於道,也就是复归于婴儿、樸。圣人在器(有)和樸(无)的两端,都能有完善的认识,深知有,守住无,把握住两端之间的关连(徼),所以能在樸,也就是无的层面去为,从而实现器,也就是有形万物层面的无不为。
深知什么是刚强,却安守于柔顺,甘做天下卑微的溪涧,这样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散,又回归于至真至朴的“道”。深知什么是明察,却安守于暗味,甘做天下暗昧的榜样,这样永恒的德性才会不偏离,又回归于无穷无尽的“道”。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着卑辱,甘做天下谦卑的川谷,这样永恒的德性就能充裕,又回归于纯真质朴的“道”。纯真质朴的“道”分散之后,便成为万物,圣人运用物性的纯朴,就成为它们的长官。所以最高明的统治者是因顺自然,无为而治。
“知雄守雌,知荣守辱”,并非舍彼取此,而是了知、明白雄雌、荣辱等等都是一体两面的本质之后,所取心态的超然与自觉。
因为人们习惯追求雄、白、荣,厌恶雌、辱,所以,才让人们离开前者向后者回守,试想,一旦离开所谓的雄、白、荣,还会有所谓的雌、辱吗?所以,“知”与“守”其实就是教人回归中道的方法与过程。
一旦复归天真无邪的婴儿、没有分别的无极、毫无雕琢的纯朴等中道状态,才能做到真正了知两边、容纳两边、运用两边,如此,才完整,才圆融,自自然然为天下万事万物的“官长 ”。
【本章作业】
1、请用2-4个字,描述本章的主题:归于道
2、已手抄一遍本章
3、注意陈鼓应老把其中的从“守其黑”一直到"知其荣"都去掉了;已注意到删除了“守其黑,为天下谷;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
4、本章有谿、有谷;有复归于婴儿,也有复归于樸。老子这样写作,是暗示了什么?
一切归于道。
5、字的解释
①谿:小溪;②樸:质朴,纯朴,真卦,这里指“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