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篇(十六)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释义:
叶公问孔子怎么管理好一个国家的政事。孔子回答:“把自己国家的名声做到更好,惠民措施实惠,让正在受惠的人感到高兴,由此及彼,影响远方的人过来依附就好了。”
儿子,这则短,但引申的意义深远,要做到“近者悦远者来”何其难?举国上下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六字的内容,是一个长期集体努力的结果,夫子理想中的社会一直是比较温厚的社会,以仁德治国,最后所治之国必然宽厚宏大,可惜他一直没能实现。儒家学说是从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根是血缘,在孔子之前还没有法家参杂进来,所以论语里“有其父攘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之说”之说,等后来法家出现并参与到政事管理中后,要么剁手,要么挺仗。孔子理想社会仅存的温暖荡然无存。
叶公:姓沈,名諸梁,楚国大臣。故事叶公好龙的主人。
2020.4.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