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读书想法
你是受害者Or迫害者Or拯救者?

你是受害者Or迫害者Or拯救者?

作者: 溜溜小熊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2:32 被阅读106次

如果你想最快到达一个地方,那么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

《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

我们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举个例子,老板让员工中秋节加三天班,同事甲感叹:哎!怎么又加班,我什么时候才能把工作完成好好给自己放个假呢?;同事乙抱怨:真是的,好想告诉老板,钱是赚不完的,生命是有限的,怎么能把员工当机器使唤。同事丙笑道:加班我们吃什么,大家有想法吗?不如我们晚上去吃火锅吧。

以上甲乙丙你是哪一个?

受害者的控告

什么是受害者?受害者如何控告?控告谁?

受害者就是遇到麻烦、危险时感到恐惧、自卑自怜,承受委屈并且归结为因自己的错误造成的结果。

在一段亲密关系当中,心理学研究发现有那么一群性格的人,他们生性敏感多疑、容易多愁善感;他们很会察言观色,总是以能够取悦别人而感到快乐。如果他们身边的朋友、亲人或是爱人不明原因的失落、难过,他们一旦通过表情、语气、行为感应到这种变化,这时便开始在脑海里搜集是自己的原因造成朋友不开心的蛛丝马迹,尽管朋友的失落、愤怒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哪怕仅仅因为早上朋友吃的早餐不合胃口而已。但他们总能找到一些关于自己言行或细节处理不当的地方,进而告诉自己,哦,我的朋友生气了,是我做了什么事情让对方不开心了,我该如何打破闷闷不乐的气氛呢?这就是受害者的思维,承受委屈并控告自己。

迫害者的推诿

你是迫害者吗?迫害者必须基于受害者出现的基础之上。当人们感到委屈、恐惧,觉得自己处处被人压制、犯下错误、遭遇替罪羊等等一些极大的心理创伤,身处受害者的位置时,因为害怕再次受到类似不公平的伤害,出于对自身情感保护而做出的应激反应往往是:抱怨别人的错误、愤怒的指责他人、推卸责任等等多种情绪化的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就是迫害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首先,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畅销书《情商》中用科学的神经元原理向世人解释了大脑如何控制情绪,如何做出应激反应。他认为脑干组织中的杏仁核管理着我们的情绪,控制着我们的行为意识。感官(眼睛、耳朵)收到的信号可以通过两条通道传递到杏仁核:一条是通过大脑的丘脑传递到杏仁核,这是一束较大的神经元。另外一条是通过丘脑传递到新皮层,然后再传递到杏仁核,这是一束较小的神经元,载有不完全的信息,所以传递速度较快,在触发杏仁核接收全部信号之前已经做出反应,这种神经回路有效的解释了感性压倒理性的行为模式。也就是人们常常说,某某人大大咧咧、神经大条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其次,出于这两种信号通道做出的心理反应和语言行为意识,人们更容易倾向于逃避问题、克制恐惧,为了降低或消除类似问题、错误的发生对自我心灵造成的二次伤害,情绪化保护模式的出现迫使我们由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迫害者。完美主义的迫害者认为自己站在制高点,以指责、攻击的方式去惩罚别人,愤怒使他想方设法逃离痛苦。

当然,这种以迫害别人而达到保护自我心智的目的只是其一。其二,我们都知道抑郁症患者大都做出自虐、自杀的行为方式。在他们的思维模式里,迫害的对象没有别人而是自己,为什么要迫害自己呢?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可以怪罪了吗?往往患有抑郁症的人都是内心特别敏感、完美主义者、争强好胜之人,在他们的成长生活当中遭受了一定的心智摧毁,并且没有及时重塑心智,久而久之便形成迫害者心理,迫害自己可以让他们不必感受当一个受害者的悲惨。

再者,俗话说,人们总是原谅自己容易,原谅别人难,人们不会因为一件小事骂自己笨,而是去指责别人的过失,这就是迫害者心理作祟的结果。

拯救者的包容

你的身边有拯救者吗?他们可以是你的父母、朋友、爱人等等,一切可以把我们从悲伤、愤怒的情绪失控泥沼中拉回理智的人或事物都是拯救者。换句话说,就是拯救者可以让我们处在一个只有快乐的理想境地。

拯救者会同情受害者的悲惨遭遇,会理解迫害者的情绪失常,更会以积极阳光的方式引导或建议他们走出痛苦。但同时,拯救者又会加重受害者的软弱无能,放纵迫害者的任意妄为。这三者的角色经常在同一个人的心智里不停转换或在一群人的位置上不停改变,由此,我们形成了具有社交性质的大脑情绪“朋友圈”。

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走出受害者牢笼,穿破迫害者墙壁,来到拯救者怀抱,克里斯多福·孟说,如果你想最快到达一个地方,那么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是假装。当我们遭遇麻烦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应该反向心智思维,假定自己是开心的,这个时候我会怎么做?

二是允许。允许自己犯错,允许别人犯错。我们时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听到麻烦来了,问题出现了。只是淡淡地说一句,哦,是啊,原来是这样的。这就是无可无不可的状态。

三是填补。唯有爱意能填补一切麻烦和空洞,与你爱的人并肩作战,与爱你的人互相扶持,互为拯救、互为守护。

相关文章

  • 游戏

    在这场游戏中, 我从迫害者变成拯救者 又从拯救者变成受害者。 丫头从受害者变成迫害者 又从迫害者变成受害者。 现在...

  • 戏剧三角 你真可怜”、“都是你的错”、“都是别人害的你”,然后

    如何走出“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三角游戏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是小我运作机制中最普遍的三种形式。 通过卡普...

  • 你是受害者Or迫害者Or拯救者?

    如果你想最快到达一个地方,那么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已经在那里了。 《亲密关系》克里斯多福·孟 我们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

  • 兰溪-加一组-第三周第一次作业-20170426

    I: What: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会戏剧性的承担着三种身份之一: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总是认为“我行你...

  • 打破受害者与拯救者的模式

    打破“受害者”和“拯救者”的模式 文/阳光 如果我把自己当成一名“受害者”,就会遇到好多“迫害者”;如果我把自己当...

  • 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

    日更第244天 同一个剧本,同一个人,不同的角色 人生就像一个剧本,我们都是自己的剧本里面的主演。只不过,有时候,...

  • 遇到问题,你是何种身份?

    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通常会有三种身份: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何为受害者?即觉得问题是自己造成的,错全在自己,整天...

  • 【0131 读书清单】心中的监牢

    001. 我们被困在一座监牢里,这个监牢由三个人组成: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 002. 受害者: 天呐!太可怕了...

  • 逃脱受害者牢笼

    最近读了张德芬女士的《活出全新的自己》,很喜欢里面的受害者牢笼这部分内容,并且受益匪浅。 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

  • 亲密关系第三阶段复盘(3)

    1 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形成了一个“受害者牢笼”,把我们困在了里面不能动弹。 当生活或关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受害者Or迫害者Or拯救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y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