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春秋岁月古韵诗成行可尔必思·如人饮水
高考语文冲刺课: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分析策略之一

高考语文冲刺课: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分析策略之一

作者: 鲁麟文薮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13:43 被阅读438次

    同学们,上课。

    今天,我们以《手》为例,来谈谈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的阅读分析策略。

    手 

    王蒙

    太忙。友谊也就成了奢侈。一位没有忘干净名字的小学时同学,想谈谈:吃着烤白薯走过的胡同,老师的绰号,爱撅嘴的同位子女生。一位老同事,结婚时吃了许多脆枣,值班时六轮枪走了火……叙旧像吃什锦火锅,好吃,需要吃得起。他推辞掉了。

    等离休以后,他一定天天吃什锦佳肴,喝着董郎一类的酒怀旧。冲这一点,也得废除终身制。

    但是秘书还是要他接见了她。她老伴十天前死了。是无官无名无足轻重的角色,是他下属的下属的下属。但是死了,重要的最后一回。而且女同志说,有重要的话,面谈。

    女同志含泪给他鞠了一个深躬。五十多岁样子,头发差不多都白了,喘气挺重。他吃了一惊。年轻的时候,他们这一辈对领导倒是衷心拥戴尊敬。轮到他当领导了,他更习惯的是被抱怨,如果不是嘲笑和没完没了的纠缠。

    “谢谢您!谢谢您! ”女同志用嘶哑的嗓音说。准是哭哑了的。“我丈夫最后的时刻还说到了您。”

    什么?说到我?怎么会说到我?他吓了一跳!死人的事是很麻烦的。不开追悼会就更麻烦。要停尸谈判。讣文上要加更美好的形容词。党龄要往早里算。不光彩的一切要往没里平反。还要解决亲属的城市户口。通往火化的道路坎坷崎岖。

    女同志含泪而不无欣慰地继续讲下去:“我丈夫说,他一事无成,他微不足道。但您关心他。您是唯一关心了他的领导。现在您的职位和声望更加显赫,而他得到了您的关心。您使一个小人物临终时感到了温暖。谢谢您!死者感谢您,九泉含笑。后死者也感谢您……对不起,我耽误了您的时间,再见,告辞了……”

    请留步?这是怎么回事?素昧平生,毫无印象,却奉献了跨越两岸的感激之情。……无功受谢……但是,怎么办呢?对一个服丧的未亡人说,不,我根本不认识你,也不认识你的丈夫,你的感谢像是在发昏,没有什么值得温暖和感激的……

    “这个,这个,”他说,“请保重,请节哀。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请留下地址和姓名……”他看到了女同志眼里的泪花,他的眼睛也湿润了。

    五天以后,随着汽车驶过一个坑洼时的大颠簸,他想起来了。两年前,他担任厅长的时候,去省委开会,随着一个颠簸,车抛锚了。司机说,要半个小时才能叫另一辆车来。他没有法子,便走入附近的一个居民楼。恰好他的身患不治之症的一个下属的下属住在这所楼里。他去看望了他。他看到一个苍白的蓬首垢面的病人,因他的到来而显出笑容。他永远忘不了病人从被子下面伸出的细瘦枯黄带汗的手。那手握他的时候,竟比他的健康高贵的手有力得多。回家后为洗手打了三遍扇牌香皂。他没有说是因为车的引擎出了毛病。他没想到这个病人又活了那么长时间。

    他不知道应该自责。需要一种古板的诚实,冒着刺伤善良者的危险,退回他不配得到的感激,还是就这样接受了一个人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刻骨铭心的感情?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觉得掌心发热,确实有许多待援的手伸向了他。

    江苏的高考语文试卷已经形成固定的题型,所以,一般会这样出题:

    1.小说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那手握他的时候,竟比他的健康高贵的手有力得多。”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6分)

    3.小说中的“他”有着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

    4.作品心理叙述较多,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江苏试卷上的文学类文本选择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

    一、主题相当隐蔽。一般水准的高中生,看完第一遍以后,总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作家想要表达什么。

    二、情节的发展走向也非常隐蔽,你如果不认真投入地阅读,是非常难以把握其中的情节发展走向的。而这一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你没有把握好情节,你就无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你就无从调动情节元素对人物进行分析。

    纵观近些年来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江苏的高考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理解难度一再增加。而究竟难在哪里,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其实,就是强化了小说文本内涵表达的隐蔽性:增加情节的模糊性,增加人物的内涵厚度。

    你可能要问了,那这样的作家,写出作品来,难道是故意与读者为难的吗?

    你说对了,真正的作家,他是不会也不可能让读者一眼看穿的。如果能让读者一眼看穿,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做作家了?

    还有,小说本身就是作者与读者在对抗,一方面,你要捕捉他的思路,另一方面,他要故意隐藏甚至设置理解的障碍让你产生误读。文学史上,产生误读的作品太多了。而正是这类产生误读的作品,恰恰是文学史上的杰作。因为,这样的文本,它给出了一种多角度与多侧面的解读可能。

    所以,江苏高考语文题,倒是越来越趋近于真正的文学意义与文学境界的。这些年所选择的小说文本,足可以看出江苏高考语文命题专家队伍中,颇有几个对现代主义小说和现代、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非常懂行的人。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有时间会展开讲。现在,我们还是回到小说文本的解题上面来。

    这下你明白没有?很多高中生在这里出现的症状是:

    无法清晰地把握情节发展的走向与层次,进而,无法调动情节元素对人物进行分析。更无法以情节发展的层次性对人物形象内涵的层次性作出准确分析。

    也就是说,这一步的工作,其实关涉到两道题的解答。

    两道题是什么?

    是这一道阅读分析题的半壁江山。半壁江山一旦失守,其他的一半江山想守住也难。至此,高考语文几乎可以说是失败的。


    所以,在这里,我建议大家,首先,我们不管出题者会出什么题目,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小说的情节梳理清楚。这非常重要。

    因为,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要注意的是,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Mr_稻香老农:等我有时间好好看,应该对我小说创作有帮助。
      • 鲁麟文薮:精心制作了一节冲刺课。希望能得到同学们的喜欢。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冲刺课: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分析策略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be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