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惊艳了时光。
有的人,运筹帷幄,决胜在千里之外;有的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他,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他一生清平,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辗转多国,受尽世人诽谤与嘲弄。
但他至死不渝,创立了改变后世的马克思主义。他曾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滚烫的泪水。”
他就是卡尔·马克思,一个立志“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终生”的男人。
这样一个男人,他拥有怎样的前半生?
特里尔之子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特里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名犹太人律师。他为人温和正派,工作勤勉踏实,同时,也很有教养。马克思的父亲对于哲学,以及其他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少年马克思。
12岁时,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读书。他天资聪颖,领会能力强,很早就表现出富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适性的特质。在他中学毕业的鉴定中,考试委员认为:他资质良好,学习勤勉,各门功课都令人满意。他的作文思想丰富,对事物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少年马克思的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尤为优秀。这篇文章体现的思想,表明这位17岁的少年在启蒙学者在人道主义的影响下,已经树立了崇高的理想。
他反对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去选择职业,认为择业的目标应当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要不说人家是世界伟人呢,在这里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中学时期就有如此抱负。
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180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有多少人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满腹牢骚呢。
其实,把格局放大,把心胸开阔,你看到的世界就完全不一样。
1835年十月中旬,马克思告别双亲来到波思大学。在这里,马克思鱼入大海,一开始就选择了九门功课,昼夜不舍地陶醉在书海里。
他不仅成为了特里尔同乡会的会长,还受到了燕妮--一位身材苗条,风姿绰约的姑娘的青睐。
她是特里尔城舞会上公认的皇后,特里尔皇后,又出身名门。而马克思只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们的爱情会开花结果吗?
黑格尔的学生
19世纪40年代,落后、顽固的普鲁士政府仍然实行野蛮的书报检查制度,对言论和出版竭力控制,为的就是堵住进步人士的嘴。
而这时的马克思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态度,并且接触到了黑格尔哲学,掌握黑格尔辩证法。
针对书报检查制度,马克思写出了他的第一篇政论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制度》,他无情地揭露了这个令法的险恶用心,给伪善的当局当头一棒。
这是对扼杀言论自由的专横制度的出色抨击。文章中表现出的民主主义战斗精神,最让普鲁士当局害怕,因此禁止发表。
马克思的才智征服了许多人,他顺利加入了《莱茵报》报社,并且发布了许多文章。
从诸侯、贵族、骑士到城市等级的代表们,全都反对新闻出版自由。他们提出了种种理由,但是在马克思尖锐的讽刺和无法辩驳的推理下,这些理由显得荒谬可笑。
例如他们说:新闻出版自由在普鲁士实行是有害的。
因为英国虽有这种自由,但不足为训,英国的条件在英国是有根据的,到了别的国家就不适用了;而在荷兰,新闻出版自由未能防止沉重的国债,并且还引起了革命云云。
马克思讽刺说:按照这种逻辑,英国的情况不能成为替一般新闻出版自由辩护的理由,因为它只是英国的,荷兰的情况不知怎么却成了反对一般新闻出版自由的理由,虽然它只是荷兰的!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未能防止国债的说法。
马克思挖苦说:要求报刊防止国债,如果再进一步,连个人的债务也应当有报刊来偿还了。这种要求正像一位作者总是暴跳如雷地指责怪他的医生只是给他治好了病,却没有同时使他的作品不印错字一样。
再如,这些议会成员说:新闻出版是不能开放的,因为”人生来都是不完善的“,对”坏报刊“如果不加控制,任其自由地发表言论,就会“对群众起强大的作用”。
马克思回答是:既然人生来是不完善的,那么,“我们的辩论人的议论是不完善的,政府是不完善的,新闻出版自由是不完善的,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不完善的”。
“既然一切都不完善,为什么自由的报刊偏偏应当是完善的呢?为什么不完善的等级会议却要求完善的报刊呢?”
马克思酣畅淋漓的发言,虽然句句在理,大快人心,但是政府慌了。于是,政府准备查封《莱茵报》,马克思不得不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战斗是不可能停止的,既然在普鲁士进行民主主义的宣传台困难了,那就到国外去,在那里创办刊物,继续向这个丑陋的制度开火。
在巴黎的十五
个月
于是1843年十月底,马克思带着他的妻子--燕妮来到巴黎。
在这里,马克思遇到了他后半生的挚友—恩格斯。两人都不知道,将来的他们会说何等的惊天动地。他们的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的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
他们互相欣赏对方,恩格斯的文章敏锐而深刻,他把马克思引上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道路;而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恩格斯看出这位特里尔人比自己观察问题更深邃,分析更严密,他所从事的研究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所以,恩格斯来与马克思的乡间,是由衷地抱有一种移樽就教的心情的。
1845年1月11日,法国内务部的一份命令送到了马克思家中:
限马克思于24小时之内离开巴黎。这是柏林方面通过普鲁士驻巴黎大使要求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的。
因为马克思虽然远在巴黎,但他通过一家名叫《前进报》的德文刊物,来对普鲁士政府的专制进行了批评,德国官方不能容忍有人对他们的制度质疑,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危险分子”必须要进行逮捕。
在巴黎的十五个月,马克思过得紧张但很有意义,他参加了火热的社会政治斗争,写出了重要的著作,他的思想也是在这里锻炼成熟的。但现在,他必须离开了。
他又要到哪里去开始下半生的战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