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何用?
哲学不能烤面包,这是西方人常说的一句话,抛开其所谓的无实用价值的一面,指向哲学之思辨的一面,且是一种高级的抽象形态的思辨,不能直接指导生活和生产技术。
与之对应的是东方哲学,直接指向安身立命,亦即道德实践。《论语》等四书无不是在讲修齐治平的人生道理。
那哲学是思辨还是道德?不妨先看看牟宗三对哲学的解说:
凡能启发人之理性,使人运用其理性从事于道德实践,或解脱实践,或纯净化或圣洁化其生命之实践,以达致最高的理想之境界者为教。
这里的教就是哲学的意思。这个解说很好弥合了上述分歧,哲学不但要进行理性思辨,哲学也要安顿人的生命,即道德实践。其实说西方哲学仅仅是形式思辨也有失偏颇,苏格拉底不就是典型的将二者统整在一起的哲学家吗?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毫不畏惧的慷慨赴死,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自己的哲学思想。西方哲学中纯粹形式思辨的成分多些,直接指向道德实践的表面上不多,但即使是长于思辨的哲学家,也有很多对道德实践的阐述,比如洛克,其《人类理解论》对人的经验的阐述严密细致,不但注重感官也不离理性,同时还写出一些政治著作如《政府论》,直接指向民主问题等。亚里士多德有《政治学》,斯宾诺莎有《伦理学》,与道德实践息息相关。这虽然在逻辑上属于偷换概念,其形式思考和道德实践是不同状态下的行为,但毕竟是在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我更愿意相信其间的互通性。
小河中的睡莲回到牟先生的说法,哲学一方面是理性思考,一方面是道德实践。前者主要指向认知论,后者主要指向生命的安顿。牟先生另一哲学架构“一心开二门”也有这样的分析,一门是“升灭门”也称“智思门”,指向数学科学等,属于认知论,这在哲学体系中是一种坎陷或者曲折;一门是真如门,属于存在论,这个才是那纯然至善的“心”所开出的境界,这就指向生命哲学,核心是安顿人的行为。
想起一个渔夫打渔的故事:他每天悠闲自得的打渔和过日子,有个富商建议他增加打渔的时间多打鱼多卖钱,然后买大船买船队,那时就可以做老板了,每天喝喝咖啡晒晒太阳。渔夫一脸不解,我现在就是那样的生活啊?
借此故事想表达的是,人众多行为的目的就是要安顿生命,哪怕如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里•佩雷尔曼那样只专心破解“庞加莱猜想”,得了 “菲尔兹奖”“千禧年数学大奖”也不去领奖金,虽然他家徒四壁,这恰恰是其安顿生命的方式。
中国哲学的儒释道三家,他们是如何“启发人之理性”和“运用理性从事于道德实践”的呢?这首先是圆教的问题,即如何把哲学思考设计得圆通无碍,既有理性思考,又有道德安顿。但圆教可能格局不够,比如小乘佛教,也能圆教,但不能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佛,也就是不够圆满,所以有圆善之说,圆善就是让这个哲学系统包蕴一切人,只要介入修炼,就有升进,世人皆可以为尧舜,众生皆可成佛。
圆教也好圆善也罢,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只有大教才有这样的气势和内涵。儒释道三家自然是大教,下面简要说其圆教与圆善。
圆教首先要谈如何认识世界?
道家讲玄智,道之为道其实是无,无还有一个特性即“缴向性”,一有此,即可显现为物,物之为物并不是一个确定,而是又朝向无之化,有无相生,世界就有了万物就有了万物之生化。道生万物其实是不生之生,是万物自生,为道存焉。
佛家则讲空,缘起性空。佛家的般若,即是荡相遣执,融通淘汰,即万法可成佛,亦可消于无形,“说法四十九年无一法可说”,虽然这样,也并不否认万法。保住了万法,即保住了万物(即法成佛一切物皆可成佛),同时又明确指出其性空,也就是变化性,万物流变,生生不息。
佛道两家强调识变,强调万事万物的变化性。这是一种深刻的洞察,世界虽不都是日新月异,又岂不是在潜移默化中变化着?把握住变化,即把握住世界的特点。
儒家则言仁,仁乃天道,於穆不已,天行健。人之为人,凭其智,颖悟天道,尽心知性知天。籍此仁心,洞见世界,也就有了世界万物。
儒家的这个有不是物质的创生,而是走进人的意识中,以此意识洞察世界。道家的创生,佛家的确认,都是这种意蕴的,而不是宇宙发生论的物质创造。这跟康德的认知论是一样的,康德指出物自身的不可知性,所谓的万物只是人类认知范畴下的万物。
以上是讲圆教问题,当然也含蕴着圆善的问题,没有对善的探寻算什么哲学?但这个善还需要特殊强调,也就是如何保住德福一致,于是就有了“圆善”问题。
先从这样评论开始:“很多德性很高之人并没有获得必要的福报,好人不得好报?”
这是常被说起的话头,在哲学上,这是一个逻辑错误,因为福报的内涵需要辨析。评论者所言福报不好是说没有享受到孟子所言“人爵”,即功名利禄之类,但真正的圆圣者(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其圆善境界的福报是另外的内涵:
依无限智心之自律天理而行即是德,此为目的王国;无限智心于神感神应中润物、生物,使物之存在随心转,此即是福,此为自然王国。两王国“同体相即”即为圆善。(牟宗三)
这里面很核心的一意是“物之存在随心转”,这种境界不但蕴含着认知规律,我们认识世界就是这么认识的,康德指出时间空间和十二范畴是人之认识事物的方式,同时气禀和修为高的人,面对外在的事事物物,不执着,以空心待之,君子不器,无功无名无己无待于物,如是,自是逍遥自在,无为而无不为,儒家的话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无所为而为”。这些话儒释道三家想和相应,其理一也。
如是,圆善成。
人生因此成一大境界,如达此,夫复何求?呵呵,这样说着,就退回到有所求的低境界中了,打住,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