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叫月夕、八月节、团圆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国人对其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从2008年开始正式成为法定节日。
民以食为天,每一个重要节日都有一种标志性的食物与其对应,以衬托节日的气氛,中秋节的食物当然是月饼。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食月饼的?有几种传说。
01.胡饼说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可以说是我国月饼的“始祖”。传到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芝麻、胡桃,为太师饼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人们又把它叫做“胡饼”、“小饼”、“月团儿”。此时的“饼”有祭品和食品双重身份。祭祀月神,等月神“飨”后,祭月仪式结束,人们才可以“馂”。
古人认为,月神享用了供品后,会把神的祝福和灵气留在饼上。祭月者分食供品,就可以得到月神的赐福与保佑。
中秋节祭月食饼的习俗传到唐朝,中国的文化高度发展时期。随着万国来朝的盛景,长安城汇聚着各族人民,甚至还有附属国以及向往盛唐的外国使者。
唐太宗时,李靖出征突厥凯旋,正置中秋,太宗为庆祝犒赏功臣,便在宫中大摆宴席。除了文武大臣,还宴请了不少外族人,并以此机会宣扬大唐的国威。
席间有吐鲁番商人应景献上了胡饼。太宗大悦,指着天上圆月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将饼赏赐给群臣品尝。
赏月食饼的习俗延续到玄宗年间,唐玄宗与杨贵妃正在赏月吃胡饼,玄宗觉得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也不应景。杨贵妃看着天上的那轮圆月,又看看盘中的胡饼,便说道不如就叫“月饼”?
再后来,根据《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当日,将红绫系好的月饼,赏赐给了新科进士。
渐渐的,形一似圆月的月饼,就此成了众人喜爱的中秋节日美食。并搭配着美酒鲜果,供人们观月赏玩。
02.嫦娥奔月说
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之美妻。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只留一个,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
昆仑山西王母那里种有“不死药”,这神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两个人分食,双双长生不老。为表彰英雄,王母将神药赠予后羿。
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爱妻,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升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了嫦娥。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趁后羿出猎,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了下去。药效显灵,她身轻如燕,不由自主地飞上了月宫。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饼食,对月遥念嫦娥。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祭神食饼”这个节日。
03.月饼起义
又说,在全国范围,广大民众中,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愿忍受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的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的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了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给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晚上,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了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就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日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的越来越精细,品种也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中秋美食,也成为馈赠的佳品。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在明朝于民间广泛流传开了。
传说是传说,现实是现实。小时候说是盼中秋节,其实是在盼月饼。如今不用盼了,商家时刻为您准备。
无饼年年盼中秋,有饼天天是中秋。
祝您节日愉快,天天中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