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了许多小说,快餐式阅读,印象最深的也就那么几部,我会反复阅读,商采薇的《车站》算是其中之一。然而我接下来要说到的故事,与《车站》有关,也与《窗外》有关。
这些故事中的人好像与我并不相识,三五年过去,唯有念一声“采薇采薇,曰归曰归”。王绩的诗,正合心意:你我虽不相识,却在时间的洪流中,片刻相顾,浅吟长歌,我们的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爱?我们的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关于《窗外》
大概人都有的一种共性是如此,喜欢一样东西就想要去了解,连带相似的东西都喜爱了。曾经的我崇尚“师生恋”,于是看了许多相关的故事、小说以及电影。
琼瑶奶奶的《窗外》以及由少年时期林青霞演绎出来的青涩姑娘,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着师生恋。
那是林青霞出道后演的第一部电影,她仅十七岁。全然没有演东方不败时的霸气与老练,而师生之恋因广受舆论争议就注定所有的描述到最后都是悲剧?然非也,《窗外》这个故事是琼瑶奶奶的第一部小说,因她满腔故事却不知从何表达突而找到这个契机,写下了自己的故事,她回忆她写作《窗外》时的心情:
“在写《窗外》以前,我尝试过很多长篇的题材,写了《烟雨蒙蒙》的第一章,写不出第二章。也写了许多其他的第一章,就是写不出第二章。总觉得心头热烘烘的,有件心愿未了。最后,我决心写《窗外》,那是我自己的故事,是我的初恋,这件恋爱始终撼动我心,让我低徊不已。我终于醒悟,我的第一部长篇,一定要写我最熟悉的故事,我最熟悉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这个故事经过林青霞的演绎后,电影并没有被公映出来的原因也在此——故事中有琼瑶奶奶对母亲的过激情感,那时候自己与老师的爱恋,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场不伦之恋,至亲之人也如此,在叛逆时期的她,觉得所有人都在和她作对,尽管自己与老师的情感很纯洁、很纯粹。所以那时候她恨母亲,当所有的反对的声音波涛汹涌袭来之时,她已崩溃,朋友的背叛,亲人的狠心,她吃了安眠药。小说也是如此。
琼瑶奶奶后来在《我的故事》中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时,就说是因为想起自己和父母曾一起死过一次,所以下了死的决心。显然的,少年时期的生活给了她太多的记忆,这种记忆的催迫和发酵,严重影响了她长大后的生活。
当然,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子女的,她们爱子女的程度超过了爱自己,所以母亲坚定的认为她的这种爱恋是反常的,是违背情理的,也是病态而不自然的。因此她告发了老师,因而有恨。少年时期的她恨母亲,母亲也知道她的恨,所以在小说中母亲给她写信道:
“孩子,没有一个母亲不爱她的子女,这份爱是无条件的付与,永远不希望获得报酬和代价。孩子,我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对是错,全基于我爱你!小容容,如果我能洒脱到不爱你的地步,我也无需乎受这么多的折磨,或者,你也就不会恨我了。可是,我不能不爱你,就在你喊着你恨我的时候,我所看到的,依然是我那个摇摇摆摆学走路的小容!”
没有办法的,故事的结局悲凉,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尽管有个20岁再去见他的约定,而这个约定在后来长大成人成婚后也化为泡影。
我们的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爱?这时候我理解到,琼瑶奶奶的故事中,为什么不乏轰轰烈烈的英雄气短和儿女情长,因为这够真实。故事虽是虚拟的,情感却是真实的,没有切身体会,何来痛彻心扉的领悟?
关于《车站》
相较之下《车站》更让我心动,因为最后男主死了,看这部小说更是让我从头哭到尾。而琼瑶奶奶写的就比较平铺直叙了,悲伤来得汹涌又平静。其实《车站》也很平淡,但是身临其境,就感到了悲伤。好像一字一句,都在刀刃上似的平静。
后来,搜索许多商采薇的作品,也看过。但就没有当时心惊了,《车站》只区区数十万字就支起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励志情怀,以及几个人丰满的一生。
那位老师是盲人,因为救火救人失明了。教语文,语文课代表给她念班上作文,然后老师批改。
“《父亲》,父亲的背又驼了……” “停,”老师果断地止住了她,“把‘又’字改成‘更’字。”
不能承受的东西总是很多,他不能承受别人的帮助,因为怜悯而产生的帮助,从办公室到教学楼跌跌撞撞地走,也绝不失了半分容颜。后来的事情大多生活平淡,记得最深的是老师的老师问他:
“你爱她吗”“爱”“她爱你吗”“我正在努力,让她不爱”……
特别惹人心疼,车站,是她搀着他等二路车回家的车站,在高考作文里她写了这份平淡朴实的师生之情,得了最高分没有人敢录取她,都说这太假了,不想录取说谎话的人……后来的老师,死于流言,死于车站旁边开过来的车。
是他自己想死的,今世不能期以来世,今生什么都不能给她只希望给她留一个清白的名。可留下的岂止是这些,更是深深的遗憾,更是……那些满柜书香……
“柳笛,今生我能给你的,只有一个清白的名誉和一个美好的前程而已。可是,如果有来生,如果来生我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会在这个车站上——等你!”
一开始就知道是悲剧,真看了结局还真的……尝过所有比悲伤更悲伤的味道,尝过世界上所以的蓝……一点一滴,平实最动人。
老师刚出场,特殊的方式“读”课文就感动了,不能视物,他只有记忆,所以背诵课文在他心里只是在脑海中翻阅、读着……第一堂课讲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后许久,我想翻出我高中时期的书,再读一读那样静谧夜里的荷塘,品一品那一晚月色是如何的撩人,看一看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怎么一点一滴流泻而出……我想重翻那些课文,再读两首诗。朱湘的《葬我》正合心意:
葬我在马樱花下/永作着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鸣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
记得那几年弟弟发书之后我看着他们的书,课文依然熟悉,读起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还是那么感人至深。“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有时候看书真的,能激起一个人的斗志。想起还有那么多人在受着生活的苦难,还能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吗?不可否认小说对我的影响,我也为故事中那些纯净的人深感悲痛,正是因为“庸俗的世界容不下单纯的灵魂”,所以单纯的灵魂才显得如此可歌可泣。这个世界就是,坏人迫害好人,好人被坏人迫害,我们既知道不能当坏人,又知道不能当被欺负的好人,何解呢?
章老师有通天才华,以致于失明了还能代课当老师,他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最好,而如此优秀的他却如此孤独,他让柳迪上学一定要上北大,那是知识的天堂,那里有他未完成的梦。他也曾是北大高材生,也曾五花马千金裘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只是,他失明了!他失明了啊!
章老师拾起地上的一片落叶,轻轻地嗅着。
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跑过来,好奇地问:“叔叔,落叶香吗?”
从来没看见过章老师这样和蔼,他蹲下来,摸索地扶住小女孩的双肩,脸上漾起一片温柔。“落叶不香,”他说,“可是每一片落叶,都有太阳的味道。”
落叶不香,每一片落叶都有太阳的味道。青青落叶,轻轻叶落。所以我爱着这样的美好,也感叹这样的美好,以致于想把这样美好的故事搬上荧幕,大学时期,就在为此而努力,剧本写了十分之一,我诚惶诚恐:我有改编权吗?故事不会被我写坏吗?这样题材的故事会不会违规?诸多顾虑,让我停了下来……要尽善尽美,终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很懊恼,时常在想:怎么没有早点看到她们,看到她们的故事,看到她们的爱情,同时,看到她们的纯真。世事如此啊!章老师选择自杀,永失于车站,眼盲心不盲的他,终于在那一刻关闭心门,他真的,就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
我们的情,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我想让她们来敲打我的心声,鞭策我的灵魂,让我的泪为她们祈祷默哀吧!纵你俗世予我多少苦难纠缠,我只愿: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