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观后感

作者: 居间人Frank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23:08 被阅读40次

    How do we first start to covet?We covet what we see every day.  

    我们怎样开始贪图的?我们贪图那些每天见到的东西。

    沉默的羔羊很久以前就看过一点,一直没有完整地看过。终于看完了,感觉很平淡,女主角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FBI实习探员,为了寻找杀人狂的线索,来到监狱访问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并最终抓获罪犯的经过。

    故事如果只有原因和结果,那样是没有意义的,我想。

    电影的开头克拉丽斯来到监狱,见到汉尼拔,试图说服他帮助调查。其实我觉得好奇怪,如果在中国,有一个案件警员要想破案应该是去寻找犯人留下的蛛丝马迹,他所接触的人物,可是克拉丽斯的老师却嘱咐她访问汉尼拔希望得到他的看法。

    汉尼拔是一位智商极高、思维敏捷但高度变态的中年男子,并且是个食人狂魔。一段奇怪的话不是吗?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我不希望你是一个罪犯,谁不是呢?可是高智商犯罪层出不穷,我们明白的。法律上总有所谓的激情犯罪,过失杀人,我想从来没有什么过失,我们都是清明的。

    什么是犯罪呢?为什么要犯罪?

    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都非常微妙地联系着,这就像一个奇迹不是吗?

    犯罪字面上的意思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什么是罪行,被禁止的行为吗,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的理论,国家与政府是社会公民契约的产物,是为了结束人与人之间战争的手段。那么如果从法律公约的角度来看,犯罪其实质是对所有人的公共安全发起挑战。这就像在威胁所有人,看起来力量的对比很明显不是吗?一个人与一群人的较量,那么为什么还要犯罪?

    回到《沉默的羔羊》里的片段,汉尼拔与克拉丽斯谈话时知道了女主经常听见羔羊的惨叫,进而希望了解女主的经历,但是她不愿意说,最后为了破案,还是告诉了汉尼拔。小时候寄住在亲戚家,晚上听见羔羊的哭泣,知道它们在害怕,希望带走它们,可是它们叫喊引来了人。她没能拯救它们。

    电影里的杀人犯野牛比尔是一个性变态用女人的皮做衣服,希望做变性手术却被拒绝,对他人的生命漠视。有些时候我想他们这种人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歇斯里地的人,是的,一定是。然而他们并不是不会痛苦,在参议员女儿反抗杀人犯的过程中野牛比尔还说你不知道我有多痛苦。他们这种人只能看见自己,也只有自己的感觉。

    我突然发现犯罪离我们如此地接近,我们放飞自己,适当地话叫做自己,过分地话会伤害大家。这正是做自己的难处,人不应该为别人活着,可是如果心里只有自己,实际上陷入了存在主义的困境,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狼。那样就意味着其他人都是障碍,我是不想看见别人的。有的时候女人和男人在被异性伤害时往往会说这个世界上都是坏男(女)人。我想我们只是希望满足,可是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有些小说里写末世的时候主人公成了地球上唯一的一个人(男人),他似乎成为了一切的主宰,因为没有人可以与他争夺。古人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但是竞争还是日常的事。我们想一个人得到上帝的恩宠,没有别人来争夺,想想就好。

    后来去看小说发现文字和光影总归是不同的,不在于内容的改变,关键还在细节。小说里有女主角的过去的描写,当然被电影一笔带过。

    现在仔细想想《沉默的羔羊》究竟在表达什么?艺术即表现,电影不会跳脱其外。它是表达了弱势群体对于现实的不安与反抗,还是对精神变态者的一次描摹,亦或是一次心理分析。

    想不明白,但是当羔羊安静下来,你是否听到心灵最暗处的呐喊和低语?那是我们在渴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羔羊》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rb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