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晚上十点半,我拿着手机写下今天文章的第一个文字,内心稍显急躁又有点不知所措。
又是一篇“夜宵式”的文章。
“夜宵文章”是自己在修改这篇文章时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指的是半夜写成,踩着午夜十二点发布的文章,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
与之相反的是“早点文章”,指的是早上或者上午发布,有着充足时间修改多变的文章。
很多人都喜欢夜宵,但夜宵其实无益于健康。相比于夜宵,早点显得更为重要和有营养,正应了“早上要吃好”这句话。
同样地,文章而言,“早点文章”比“夜宵文章”更有质量,也更有营养。
01“夜宵食材”准备得没有“早点”充分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习惯写“夜宵”文章,大多都属于不得已的选择。
可能是荒废了白天的时光,也可能是忙碌的工作挤压了阅读写作的时间,说到底是没有时间好好为文章准备素材。
拿今天来说,白天工作其实挺空闲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摸鱼”:我开始了阅读新书、解构了一篇读书笔记、通读了计划内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可惜,阅读时并没有为写作准备素材。
是没有东西写吗?那倒不是。心中想法很多,只是苦于没有素材,又或者是找不到好的切入点,又或者是写出了“半成品”,难以令自己满意,更遑论阅读的人了。
相反,写“早点文章”时我会在前一天晚上寻找好素材,躺在床上闭着眼睛构思提纲,第二天醒来再落笔写作。
“早点文章”因为准备充分,写作时总感觉一气呵成,稍作修改就已经是令自己满意的一篇文章。
02“早点”可以比“夜宵”烹饪得更为细致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写“夜宵文章”,颇有点与时间赛跑的意思。最长一个半小时内需要完成文章的主题确定、结构提纲、素材查找、写作定稿,时间其实颇为紧张,修稿的时间绝不会太多。。
就像这篇文章,第一次尝试没有提纲就写作,更像是一种无意识写作,努力边书写边架构,尽量让文章显得有骨架,血肉却已是来不及“填充”了。
“早点文章”则完全不同,即使在第二天早上没有修改成自己满意的作品,但仍有白天时间深思熟虑,显得从容不迫。
03“夜宵”会打击“新手厨师”的信心和热情
会看NBA的人可能知道,NBA有所谓的“新秀墙”,大意是不管一个新人在刚进入NBA的时候有多优秀,表现会在某一时间突然出现“断崖式”下滑,仿佛撞上了一堵墙。
“新秀墙”并不绝对,偶然会有几个天赋异禀者属于例外,但对于新秀来说,大概率都会如此。
没想到写作却也是一样。
看到过不少友友为写作发愁,联想到自己,在昨天以前,我的写作其实总体还算顺利。不管文章质量好坏,少有“撞墙”的时候。但从昨天开始,似乎一下子就到了写作的瓶颈,输出困难。勉强写完,成品却难以让自己满意,更是不好将其展示在他人面前。
会发愁的写作者都是有自我要求的,就像对自己有要求的厨师,绝不让“不美味”的菜肴被端上餐桌。
不满意的作品写对了,感觉会打击写作热情和信心。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早作准备吧。
题外话:
坚持写作有用吗?
这个问题,在今天之前我不会回答,因为没有感受。今天之后,我会说“有用!”
就像这篇文章,我刚开始写的时候毫无头绪,没有提纲,甚至对完成800字的自我要求也毫无信心。
但边写边改,特别是在改的过程中,我想到了“早点文章”和“夜宵文章”的点子。
截至晚上十一点半完稿,一个小时的“备菜”“烹饪”时间做出来的“菜肴”,质量如何还有待商榷,而且标准也不在我。但这个点子(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已经足够让我有信心将它端上“餐桌”。
今天的文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坚定了写作的信心。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