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读书
以无私成其私,老子道德经第7章

以无私成其私,老子道德经第7章

作者: 传统经典学习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4-03 22:59 被阅读0次

老子道德经,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 天长地久。天和地会一直存在,长久的存在。

2.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因为自身,而是因为万事万物,所以它才能能保持它的长久性永恒性。

这点与前面第三章的“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相呼应的。

也与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相呼应。

都是说明天地没有自己的私心,它生育万物并不是为了占有她们,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对待万事万物也都是一视同仁的。

3.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也就是君主,让自己行动位于众人之后,可是他的思想和步伐反而走到了众人的前面;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一点,对管理者非常重要。也与“为无为,则无不治。”相呼应。

作为君主,作为管理者,无论是做事,还是利益,都不要与其他人去争夺。

而只需要站在后面,把相关制度搞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公平公正,不偏私,“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让下面的人依照他们的想法,去做就行。

这样,下面的人做得好,目标也就达成了,就是“后其身而身先”。如果什么都要自己冲在前面,那么即使能力再强,又能做多少事呢?

更何况,一旦上面的人冲在前面,管得很细,什么都亲力亲为,下面人的聪明才智就发挥不出来了,也不愿意、不敢去发挥了。

典型的例子就是诸葛亮,什么都很厉害,什么都要管得很细,结果下面没有人才。

李世民在评价隋文帝杨坚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观点。

外其身而身存。

也就是不考虑自己,反而能够名垂青史。就像领导人说的“我将无我”,就因为“无我”,所以大家才更加相信、信任。

在航运中,一旦遇到灾难,有沉船的危险,船长应该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把自己的生死要置之度外,这样大家才敢信任你。你才能成为领导者,大家才愿意追随,才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否则,一个只是考虑自己的人,谁能心甘情愿为他付出,追随他呢?!

领导人也会说过:“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4.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就是结果了,正因为管理者或者君主,如果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才会使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一个君主,要考虑的是天下,是国家利益,而绝不是自己和家族的小利益。

越是能够公正无私的君主,在历史上就越成功,越能够成为明君圣君,越能创造太平盛世。

这样他实际上就利益最大化了,计天下利、成万世名。

例如,李世民,能够克制自己的个人好恶,克服自己的私欲,成为了千古圣君的榜样。

而那些满足于自己的个人私欲,家族小利益的君主,往往都是亡国之君,最后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写到这里,想起了冯仑说过的一段话,与这一段观点很有共通之处。

冯仑说,作为一个创业者或者领导者,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你得给大家一个方向感。你往这一坐,得告诉大家未来去哪?这是个方向感,指道。

第二件事,我们叫扛事,实际上就是执行,把所有难题一一化解了,你得有力量带着大家解决问题。

第三件事就是要牺牲,牺牲就是负责任,万一失败了,你都得赔钱,你得倾家荡产。万一犯事了,坐牢你也得去面对。

这就是当领导要做的三件事:指道、扛事、牺牲。没有这个决心,当不好领导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无私成其私,老子道德经第7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sq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