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凡夫听了音声会怎样?心里马上就有反应,就有分别,就有执着,就有好恶。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接触就起分别执着,就打妄想,这叫生死凡夫,这叫心随境转。
《楞严经》前面说过,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我们的心被境转,这是生死凡夫,哪一天,我们不为境所转,就能转境界,转境界就是佛。所以这个入流,入的是什么流啊?一真法界之流,法身大士之流,入他们这一流,以西方净土来讲,入实报庄严土之流,你看看这个境界多高,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再给诸位说,往生得大自在,说去随时可以去,说住这个世间就住这个世间,愿住一百年就住一百年,愿住一千年就住一千年,为什么?没有生死,没有寿命,只要你能入得了这个流,是清净平等,一真法界,所以决定不同于我们凡夫。
凡夫外面六尘境界一现前,心就被它勾跑了,随着境界转了,这叫流逸奔声,这叫出。我们的心不为境界所转,能够收得回来,如如不动,这叫返照。
你在修行到某一个阶段之后,接触外面境界。譬如说女同修,女子比男子爱美,花样很多,到百货公司去逛一下,看这也好,动心了,那也不错,想买了,这就是你的心被外面的境界牵去了。你到那里,走一走,看一看,样样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今年流行是这个样子,心里如如不动,这是你的功夫。你要不常常到那个地方去逛一下,怎么能晓得你的功夫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道场在哪里?那就是道场,那就是你修定的地方,练功夫的地方,你要在那里练得如如不动,了了分明。这就是你的定功,定慧等持,定慧等修,是这样的修法,而不是眼睛闭起来,耳朵塞起来,什么都不要看,什么都不听,去面壁,去入定,那个定是小乘定,不是大乘定。
《华严经》中,修禅定的人在哪里修,在市廛,就是现在的市场,百货公司,最热闹的地方 ,在那里修定,怎么个修法?就是刚才讲的,样样都看,样样都听,到处去摸摸,去逛逛,心不动,这叫修定,这叫大定,可不是小乘人那个面壁,那个面壁定,没有用处的,不起作用。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去练,练不起心,不分别,不执着,这个就是修楞严大定。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他们所修的楞严大定,不外乎这个原则。诸位要懂得这个原理原则,认真在境界中修行,如果在这个境界上一起心,一动念,立刻晓得错误了,这就是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起心动念是免不了的,因为你无始以来的烦恼,迷惑,当然会起心,会动念,可一起心,一动念 立刻就觉悟,一觉悟,我这个心不随外境转了,又收回来了,又定了,这就叫观照,这就是觉悟。所以我们这个觉悟是在一切境界里,念念要觉悟,一念不觉,一念就迷了,要念念觉悟,要天天觉悟,要年年觉悟, 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大乘起信论》里讲始觉,成佛还叫开始觉悟,叫究竟始觉,诸位一定要晓得这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