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一所全国著名高中的校长说过,真学只能发生常态课堂中。而常态自然的课不大可能圆满。
老子有云,大成若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其实,缺憾未尝不是一种美。
教学这么多年,上过无数节公开课了,最初真的是把追求圆满当成首要任务。为此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多次预演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然后一一想好应答策略。即便如此,瞬息万变的课堂也定会有预料不到生发出来,所以,意外无处不在。记得那时候每次都是特别遗憾,感觉目标节点的完成不甚理想,任务达成度没有到预期。每次公开课之后。都会难受一阵子,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今天看到这个观点,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教学怎可能会圆满?姑且不论圆满的相对与绝对,就看看人际的差异,怎可能去抹平?!再优秀的学生群体总会有个体之别,高下之分,而貌似圆满的课,只能是削峰填谷,弱者靠边,个体沦陷。此时,功或许有,德却有所缺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19989/d04c02e6dee4d54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