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悦阁客栈读书读书
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绣》

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绣》

作者: 雪花迟舞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13:27 被阅读6次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绣》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京绣传承人刘秀花对京绣的叙述整理编写的一本书。

    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绣》

    全书对京绣做了非常全面的介绍,包括京绣的历史、京绣的分类及其承载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几代传承人传承技艺的艰辛和京绣的现状等。

    01

    京绣是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地方绣种上发展起来的皇家工艺,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兴盛于明清时期。

    作为燕京八绝之一,京绣在清朝达到鼎盛。为满足皇家的用度需求,清朝下令设立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造办处,并下设绣花局,从全国各地招募能工巧匠为皇家服务。从康熙至清末,当时的工匠创造了中国工艺技术最高水平的秀作。

    清朝覆灭后,这些工匠散落北京民间,办起了绣坊,京绣和民间绣结合,开始生产满足群众需求的作品。后历经战乱,艰难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织流落民间的刺绣艺人成立合作社和作坊。经历文革、改革开放等时代变幻,濒临失传。2014年,京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宫廷御用,华贵、鲜明的艺术特点与风格,以真金捻线盘成图案,选料精当贵重,针工巧妙得体,色彩绚丽豪华,格调高雅、工艺复杂、高级定制……这些都是京绣这门传统手艺的关键词。

    京绣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从使用性方面分为三类:装饰性绣品,民间实用性绣品,宫廷服装。

    装饰性绣品是目前需求最多的一类,有寓意性的,比如《老寿星图》、《松鹤延年》,用来祝寿,比如《龙凤呈祥》,寓意新婚吉祥,表达对新婚夫妇恩爱、美满的美好祝愿,比如《四君子梅兰竹菊图》,寓意坚贞高洁;也有纪念性的,比如刘秀花的作品《九龙壁》,是为了纪念南水北调顺利竣工。

    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绣》 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绣》

    民间实用性的包括耳扇、枕面、绣花鞋等。

    宫廷服装类,比如龙袍,文物百官的官府补子,选材最为华贵、考究。

    京绣要求“图必有意,纹必吉祥”。传统京绣纹样主要是龙、凤、江海崖水等体现皇权至上的威严和江山稳固的寓意,黄色代表权,红色代表喜,蓝色代表贵。

    今天的京绣增加了祝福性、纪念性功能。传承人刘秀花把宁氏京绣分为七种类型:龙凤类、禽鸟瑞兽类、神话故事类、花鸟植物类、自然景观类、吉祥文字类和现代建筑类。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美满、爱情圆满的美好愿望。

    03

    宁氏京绣作为京绣一支,工艺精湛,设计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也曾为国家刺绣国旗、国徽、十大元帅服,作品也曾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

    京绣作为宫廷绣,本来传男不传女。而在新时代,刘秀花凭着悟性和能力,跟着她的公爹宁国玺学习这门手艺,成为了。

    这门手艺学成需要耐下心来,学满三年,再逢一个年节日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出师。最初,京绣中的金绣和绒绣是分开的,民间俗语“绣金不绣绒,绣绒不绣金”,一件作品必须两个人才能完成,这在战乱时期非常不便。宁氏京绣的第三代传承人宁国玺,经过七年刻苦钻研,让金绒一体。

    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温饱问题难以解决,京绣作坊相继停业,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批斗,宁国玺从未放弃传承京绣。刘秀花为了学习,白天黑夜都在绣,没有时间去生产队,就分不到粮食。学的起劲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干,就想一天到晚学,屁股上都坐出来了疮,椅子都坐坏了。可见,任何技艺的学成,都不是容易的,所以才有了“蝴蝶宁”的称号,和后来刘秀花拿到的京绣非遗的代表传承人。

    历经多年的坎坷,随着政府逐渐重视非遗的保护,刘秀花从摆地摊到成立工作室,最后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了“北京云龙京绣艺术中心”,开始收学徒,免费教学员刺绣工艺,并免费提供食宿。

    虽收徒不难,但是传承乏力。京绣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手工艺,需要学艺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师很慢,三年都不一定能学成。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娱乐生活十分丰富,年轻人面临的诱惑多,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能有耐心坚持学下来的学员不是很多。

    除了传承,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需求、审美风格逐渐在变,京绣也面临着创新,需要优秀的设计人才和手艺人。

    近年来国家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府在唤醒非遗保护意识、普及非遗知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经有一些学员看到电视节目的普及、相关政策的宣传,专门去找刘秀花报名学习。

    曾经,我们的前辈们,本着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留下了璀璨的文化。一针一线,每一步都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福。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了解我们的这些优秀文化,传播这些知识,让有兴趣的人来学习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技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京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ue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