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赏析品读烟雨亭天涯简书共风流
北大生控诉父母事件: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北大生控诉父母事件: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孟婆的碗不空 | 来源:发表于2018-02-03 05:16 被阅读1351次
北大生控诉父母事件: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讨论北大高材生控诉父母万言书之前,我想先说说多年前我读的池莉的一篇小说——《你是一条河》。

小说的主人公辣椒在三十岁的时候,丈夫猝死,突然之间就坠入了生活的地狱,想死但不能够,她死了,几个孩子怎么办?为了这几个孩子她只能咬着牙挺完自己的一生。

从此拼了命干活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剁莲子,搓麻绳,拣猪毛,干一切能干的,只是后来即使这样,还不能养活这八个孩子,她没有办法,开始和粮站的老李苟合,来换孩子们吃的粮食,但这毕竟也不是长法。

后来她欣喜地发现自己可以参加献血队卖血挣钱,为了这个献血的名额,她甚至拿出自己陪嫁的金戒指来打通关节。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卖了多少次血,也因为卖血她彻底毁坏了自己的身体。

而她的孩子们,却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在用自己的血液滋养着他们。在这样粗糙的生活状态下,她变得更加粗砺,麻木,野蛮,市侩。她从来没有,也没想过要从心灵上关爱她的孩子们。

她对孩子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即使是自己的姑娘骂起来也是“婊子长婊子短”的。她不懂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也并不理解母亲的辛酸。

其中最乖巧懂事的女儿冬儿,瞧破了她和老李的好事,她狠狠地甩了女儿一记耳光,粗糙野蛮的她对冬儿的细腻温柔有一种天然的敌对意识,因为那是她完全不了解也不具备的情怀,她甚至为此在冬儿最喜欢的书里,啐了一口浓痰来报复。

这直接导致冬儿在考上大学后,就和这个家做了了断,她也像现在人们热议的这个高材生一样,在一封给家里的信里历数母亲的劣迹:

老李的夜半送米,福子的夭折,得屋身无分文的出走,贵子的孤僻,艳春的缺少家教,社员的偷东西,孩子们褴褛而肮脏的衣服,头发里的虱子,满地的痰和渣滓,家具上随意擦上的鼻涕......

她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那个没文化的母亲,鄙俗,丑陋,无知。她发誓再也不会和这个家联系。

直到多年以后,她也做了母亲,半夜醒来,她才在空调的轻微的嗡嗡声里和自己的丈夫第一次说起母亲。

也是在这个时候她才真正的理解了母亲,明白很多时候母亲也是情非得已。生活这么冷酷坚硬,一个有八个孩子的母亲要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活下去,根本精巧细致不下去。

只是当她明白的时候,她的母亲已在这一夜孤独地死去。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和父母就是这个小说里的样子,天天生活在一起,彼此照顾的只是对方的日常,却无法进入彼此的内心,不经意间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仔细看了这个北大高材生对父母的控诉,其实和豆瓣上“父母皆祸害”的吐槽一样,都是抱怨父母的坑是自己的阴影,只不过加上什么“北大”什么“高材生”的噱头,他列举的父母种种劣迹就显得格外突出而已。

应该说在学习成绩方面,他确实是高材生,不然就不会考上北大,不会在国外就读排名那么靠前的名校,但除了学习成绩,他其他方面确实也乏善可陈。

我看了看他列举的父母对他伤害的事情,觉得也并没有什么死虐的情形,和我自己比一下,我母亲当年打我们兄弟从来都是插上门来揍,还不许哭喊。而我父亲根本用不着插门,在他面前根本就没长敢跑的胆,有人来告我们弟兄的状,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先揍自己的孩子一顿再说,远比他的父母要简单粗暴得多。

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父母的教育有什么问题。我们那时的父母大都是这样对待子女的。我现在倒很想故意淘个气,让他们再打我一顿,只是母亲已经没力气打我们任何一个了,而父亲也已经不在了。

如果说时代不同,环境不一样,没有什么可比性,那拿我教育儿子来说,应该就没有什么时代差了。他说的他父母对他做的那些事情,除了下雨天送伞,基本上我对我儿子都做过。

小学的时候我儿子和同桌不和,也让我找他们老师给他调桌,我也同样是和他说“你要学会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喜欢的人远远比喜欢的人要多”。

心里却想,凭啥老师就要给你调桌?学生那么多,老师哪有义务要让你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我也是老师,深知调桌况味,当然不会让同行为难。他缠得紧了,就一句话噎回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想调桌,自己找老师”。

这样最终的结果是,他和他同桌后来关系超好,到初中都差点成了彼此的初恋。

我也给他戴过有假发的帽子,并且拍过照留过念,他自己也觉得很好玩,即使现在一有机会,就拿出照片来跟他表姐嘚瑟,说自己即使是个丫头也比他表姐好看。

我也同亲戚笑话过他,各种笑话,什么丑啊笨啊怂啊,直到现在还会,但他也全都没有在心里装过,也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因为他知道这是玩笑话。

大多数的父母应该都是这个样子吧。对孩子拍拍打打,一路笑骂着过来,而大多数孩子也应该和我的儿子一样,并不会把父母的“恶行”桩桩件件记在心上。

因为有彼此的爱,即使偶有不理解,相处也不会跑偏。

所以说这个高材生的问题,其实是出在他自己的性格上,读完他的万言书,就知道他并不是大多数孩子阳光活泼的性子,就象后来他父母反省的那样,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他既懦弱又阴沉,既内向还偏执。

他父母当然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性格的这些缺点,而差别对待,或者意识到了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要知道“挂一漏万”,最容易出现在孩子的学习阶段,因为大多数家长只心心念念着“学习成绩”这个“一”,却忽视了其他的“万”。他们是关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关爱却不是孩子需要的关“心”。

“小学而大遗”这个慨叹已经响了千年。

其实他的万言书就已经暴露了他的性格的诸多缺陷。

我当年在外面读书时,我父亲送我上学的第一天,就到当地的同学我王阿姨家里,嘱托我有事情多和王阿姨商量,此后王阿姨周末或者过节常常叫我去她家吃饭。大快朵颐之外,也确实抚慰了我离家的孤单。直到现在我依然对王阿姨心存感激。

这位高材生的父母应该和我父亲的想法一样吧?只是想让孩子在外地多个人照顾,正常的孩子怎么会想到“管制”两个字?一个外人哪里有义务管制他呢?只不过是基于老朋友的情意照顾晚辈罢了。而这居然成了父母管制的罪状。

可是有的时候他又是格外呼唤父母的管制,譬如调桌,他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做霸道家长,替自己摆平这件事。而这个要求原本就是错的,他的父母只是拒绝陪着他一起错,我不觉得他父母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妥,这恰恰证明他父母的理智和修养。

还有就是亲戚对他的取笑,作为一个学习成绩超棒的孩子,亲戚嘲笑他不会“剥鸡蛋”,其实更多的是在说白璧有瑕,哦,原来你也有缺点。只是与人交往的一些缺陷让他读不懂这层意思,或者要求自己一切都完美的他根本不允许这样地夸赞。

作为妈妈,稍微懂一点人情世故的,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替孩子圆的,相反为了照顾亲戚的自尊心,可能还会讲一讲你的糗事。但这并不是嘲笑,只是在说我的孩子也没那么优秀,也很平常的啦!

当然这还是为自己的孩子骄傲,可惜他并不懂这些。他读到的只是母亲的嘲讽。他对他父母的种种指责,只是让我更多地看到他的偏激,傲慢,无知,甚至病态。

我个人觉得他这样控诉自己的父母,是有自己的私心在内的,只是他并不自觉。倘若他事业有成,一帆风顺而不是现在的屡屡受挫,也许父母的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而他父母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关系的闹僵就是从他的不如意开始的。

从心里面他一直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超棒的自己,他不能接受自己是有缺点的,是自己某些地方的不优秀导致自己的不如意。

我没有问题,我怎么会有问题呢?即使有,那也不是我的问题,而是我父母的问题!

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肯直面自己的缺陷,说到底这是一个极端懦弱而又自私的人。

当记者问他,你考虑过你这样做你父母的感受吗?他毫不迟疑地说“他们是自作自受”。

由此来看,他是知道这样做,父母会很痛苦的,只是他故意以此来惩罚自己的父母。他把自己的行为都定义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而父母是该受惩罚的一方。

同时他也把和父母的沟通看做是给父母的机会,对他们的一种恩赐。养育他多年的父母在他的眼里竟成了乞丐,而他是高高在上的王,任何一点施舍,父母都要感恩于他的宽宏。

这哪里是熊孩子,熊孩子只是会给父母惹祸,而这是直接对父母动刀子!

只是,这个结果到底是谁的错呢?他吗?他父母吗?

也许这谁的错也不是,或者说都有错。他们虽为父母和孩子,却并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对方的委屈辛苦,他们了解的看到的装在心里的只是自己的委屈辛苦。

再回看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里的女儿冬儿,她对母亲的全部仇恨,是基于对母亲的热爱,她深深爱着母亲,可是她却并不了解母亲,年幼的她并不懂母亲生活的艰辛,即使这不像样子的生活,也已经耗尽了母亲的全部力量。

而这个北大的高材生,他又了解自己的父母多少呢?又为了解父母做出了多少努力呢?怕是一点也没有吧!

他的父母,其实也和小说里的辣椒一个样,爱他,却并不能了解他。不知道或者不在意儿子的偏激和脆弱。

父母和孩子,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好在现在他的父母已经知道问题的所在,就是自己孩子的“不一样”,既然不一样,对待就应该也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孔子也说要因材施教。内向,敏感,懦弱,倔强的他,需要的关心也应该更温柔更细致更绵长。

毕竟骨子里的爱是抹不掉的,只希望这个北大的高材生,能早一天回过头来,看到父母头上的白发,眼角的皱纹都是为自己而长。而千万不要像小说里的冬儿那样,了解了母亲,母亲却已经不在。

知道“爱”这个字的繁体怎么写吗?它的写法是“愛”,里面就有一个“心”字。其实这也是在告诉我们,既然愛,就一定要有“心”,要用“心”,要关“心”。

也只有这样,相爱的他们才不会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彼此知“心”。

让我们期待这一天吧!

相关文章

  • 北大生控诉父母事件: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 在讨论北大高材生控诉父母万言书之前,我想先说说多年前我读的池莉的一篇小说——《你是一条河》。 小说的主人公辣椒...

  • 《远大前程》-爱,是一生的必修课

    北大高材生写的那份控诉父母的万字长书,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与父母决裂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可是北大高材生,海归博士...

  • 北大毕业生万言书与父母决裂,一位家长却写下这样感悟…

    最近,一位北大毕业生王猛,用一封万言书控诉父母,表示要和父母断绝关系。 他说,父母有“拒绝接纳孩子现状的偏执”和...

  • 慢慢成长,坚定长大

    记得今年1月底时,北大毕业生“王猛”12年不回家,6年拉黑父母,甚至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事件还让我记忆犹新。关...

  • 2018-02-16

    不要让父母成为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 你们的爱 勒的我浑身是伤

    01 最近,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北大学霸王猛,成了亲子教育界的热搜人物。他把亲生父母当作“最熟悉的陌生人”...

  • 遇到“熊”孩子, 该怎么办?

    最近几天最大的热点就是北大毕业生王猛写万字长文,控诉自己的父母在童年及成人后对自己的控制和伤害。 他罗列了父母的1...

  • 亲情

    曾经以为父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曾经以为和父母之间只存在所谓的义务关系 直到遇到事之后,才发现原来父母,亲人才是我们...

  • 亲戚那么难应付,我们为什么还要回家过年?

    文|一只橙橙橙 前有四川学生高考后选择自杀,控诉对父亲的不满;后有北大学霸拉黑父母六年,写万字长信控诉父母。父母沉...

  • 原生家庭的伤

    北大留美硕士发长文控诉父母,你过得不好,都是原生家庭的锅? 2小时前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

网友评论

  • 空山飞鱼:你们怎么不说外界带来的促因,所谓的成功竟如此不顾人性。
  • 孟婆的碗不空:在这篇文章下面,总有一些奇葩留言,用双重标准来道德碾压。他骂人时啥脏话都说,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别人也这样骂他的时候,就成了粗鄙下流!最无耻的就是这个样子!
  • 旅人318:都有错
    孟婆的碗不空:@旅人318 家长太不关注孩子的内心了!孩子当然也是。😉🍹
  • 顾靖之:我真是有点心疼这个孩子。
    孟婆的碗不空:@顾靖之 其实我也心疼,只是觉得他和父母之间心灵上几乎没沟通。没在一个频道上!
  • 游向岸边的美人鱼若雨:说的在理,不是外界万物不好,是自己的心态不好。
  • 崔卓燕:我是大二的一名学生,和父母间有跨不去的坎儿。怎么说呢,我心里一直有个目标,就是不要成为我爸的样子,不要走我妈的路。然后日子就这样每天天过下去,总觉得我和我爸某些地方越来越像,从高三开始,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幸福,精神生活简直匮乏到极点。觉得自己很容易和北大那个人达成共鸣,尽管生活许多方面都不像,但受伤就是受伤了。我也想过毕业读研离家里远点,不想回家,亲戚什么的也不想见,觉得自己挺渣。
    崔卓燕:@海夜听风 谢谢
    孟婆的碗不空:@崔卓燕 先抱抱!这个不能叫渣,爸妈也不是生来就是爸妈。会犯错。而且人各有性格,你未必能纠正他们多年来的脾性。留给时间吧!我见过最糟糕的爸爸,我同学的老爹,喝醉了,不管有没有人在场,我同学姐仨都要跪半天,打媳妇是常态。能怎么办,这样的只能躲。我同学原来基本就是在家一站就走,说了不是考虑妈妈,是真的不考虑回家。也许慢慢会好的。因为这么多年过去,她老爹最后也煞了脾气,晚年对孩子和妻子就好多了。期待你幸福,你是个好姑娘!别自责!
  • 4e8234f9752a:本文作者的观点,我觉得偏执了,万字书的作者只是他个人的情感宣泄,并没有什么不对。本来每个人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是不一样的,自然体会感触选择也不一样,不能简单的拿来比较和归纳,这个北大生想要找寻自己的价值,主基调还是向上的,支持。。
    孟婆的碗不空:@Chilly_b909 只是情感的宣泄吗?这个结论好像太……背后十二年没回家的事实呢?我只是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要对“心”,而孩子也应该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孩子的问题,家长从前并没有重视。这个孩子放不下心里的怨恨,以后怕会更不顺。
  • 司徒朝泉:你并不真的懂得
    孟婆的碗不空:@司徒朝泉 我只懂的父母应该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而不仅仅是衣食住行,孩子心灵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相比,同样重要!
  • 晨曦_hero:有时候也是需要理解父母的苦衷
    孟婆的碗不空:@晨曦_hero 👍这是做孩子该有的态度。父母和我们一样,也在不断成长!
  • LogosLi:我长大之后基本不在意我的父母对我的想法,我只想更加独立,不能奢求父母能给完美的情感呵护和经济保障
    LogosLi:@海夜听风 中国式家庭,你还是太鸡汤了,请勿回复,每个人的家庭不同,本是家事,不便讨论。
    孟婆的碗不空:@逻辑之旅 可以和父母沟通但不会唯命是从。父母有爱,但也会有有错,你们的到来,就是帮助他们成长的!你们有让他们成为合格的父母的责任!😉😜
  • 默马Eric:很棒,看完你的文章,估计又想看看池莉的小说了😀
    孟婆的碗不空:@默马Eric 池莉的小说很耐看!😜
  • 41f07153f922:文中提到“懦弱而阴沉,内向而偏执”让我蓦然感受到人性格深处的真实,倘若改成“阴沉而懦弱,偏执而内向”是不是又有点容易使人生出恻隐之心,同情它,你说是吗?哈哈,突然觉得遣词造句是门学问。文章写的真的很好,很少看到这样高质量的文章了。另外就我个人而言,现在蛮烦那种打着“不经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经历过别人的生活就不要随便臆测别人的好坏”这种大旗的,真是一块绝好的挡箭牌,出发点本是好的,本是摆事实讲道理,被一些人滥用后却变得得很流氓主义了。可能想法比较片面幼稚😁,不合适的地方还请多包涵指点的好☀
    孟婆的碗不空:@执白守黑 兄台所言极是!我其实蛮同情他的,有些心理的不健康,真的是比生理的尤重,家长忽略了这方面的引导,自身性格也有障碍。伤了父母,关键更痛苦了自己。
  • 八宝嗯哈:受不了这篇文章了
    八宝嗯哈:@海夜听风 发出来就要接受评论嘛 不要那么弯酸嘛
    孟婆的碗不空:@八宝嗯哈 为什么要受呢?大好人生,文章众多!走开便是,我又不是为的你受才写的!故事会,故事大王等着你呢!😉
  • 我有小院静锁清秋:不可苟同,没经历过别人的人生请别随意评判
    我有小院静锁清秋:@海夜听风 @海夜听风敢写还不敢让人评论了,言辞激烈,不屑争高
    孟婆的碗不空:@腐草为萤123 你没有经历我的人生,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随意评判?我当然不能随你的意!
  • 无夜之星辰:换位思考很重要啊
    孟婆的碗不空:@无夜之星辰 对!最亲的人这样彼此伤害将来会后悔的!
  • 爱粽子的猫:伤害就是伤害,即使是父母对于孩子。辣椒对于冬儿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她养八个孩子那么的不容易,她对冬儿的伤害也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我觉得对于北大高材生的事件一味要评价谁对谁错其实没有必要,如果我们从中找出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的方法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中国的家长往往不注意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其实往往是和我们最亲近的人伤我们最深。
    孟婆的碗不空:@摇曳de流苏 感谢评价!欢迎造访!😊
    孟婆的碗不空:@摇曳de流苏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父不知子,子亦不知父!
  • 苍黄岁天:下面是我回答另外的一篇文章的原话,我也不想看你们在这说什么,只想告诉你们一点,不要再在这个地方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不要以为自己就是救世主。
    我大体瞄了一眼,你说那个高才生怎么样怎么样,又是博眼球,又是什么什么, 只想告诉你一点别瞎逼逼。
    下面是我在一篇文章的回答; 你要是能做到我说的那样的话,你再来发表你的看法。
    开始:

    小姑娘,看到你写的这么多,我也没有完全看完。
    至于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
    至于你们说的为人子女要怎么样怎么样,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什么呢?
    重点是牛顿的第二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我认为王猛做的没错,错的是他的父母。
    没有经历过王猛的事,所有的人都不能来评论这个事情, 不要说什么养育恩,不要说什么白眼狼之类的东西。
    你们谁来说我不对,你就让你父母做一件事就可以了,还不用和王猛的父母一样,
    你就让你父母每天给你打电话就行,还不说别的事,就叨叨,叨叨别人家的孩子,每天不定时的给你打1到4个电话。
    一天......
    两天......
    三天......
    四天......
    .......
    十天....
    .....
    半个月
    .........
    一个月
    ........
    三个月
    .........
    半年
    ......
    一年
    两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
    如果你父母这样的一直给你打电话,然后这么长时间, 如果那个时候你还和现在一样,我告诉你你再来评论,再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否则,就凭你们“看到、听到”的,你们认为的事实,在这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只能对你们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更何况,就算是你们调查清楚了,你们自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你们还是闭上自己的嘴不要发表评论。

    评论结束。
    八宝嗯哈:@volcanol 这个作者言辞好激烈,受不了和她意见相左的评论,不要说了
    孟婆的碗不空:@volcanol 我说的博眼球是媒体好不好,和那个北大生有什么关系?你是脑筋有问题,还是视力有问题?用你的话别瞎逼逼!
    孟婆的碗不空:@volcanol 这件事情我也不会和你争论!我从来不和冲动的人讲道理,大过年的,年轻人!一面之词你要学会听!你连看也没有看,你怎么知道我说啥?不知道我说啥,上来就教育人可是不对滴!
  • 孟婆的碗不空:我这一篇别的公号要去,已经快过万的点量了。还因为首发简书上,没有稿费,哎!看来简书发文也要有策略了!
  • 三千墨M:可喜我的崽崽是我的好朋友,他帮我编辑公众号,🌹
  • 马到成功程雨烟:常忆卿卿一点恩,每思对酒醉红尘。奇才天赋人思慕,经天纬地定乾坤。黛玉题诗枉伤元,海螺已远竹无心。那时道是永无悔,香气袭人沐黄昏。
  • 1fe979f57456:写的很好 文章中第一次出现 您对他性格的看法时 老实说是不怎么喜欢的 毕竟在此时的这个社会中这些词貌似是贬义的? 然读完後 想人确实应当直面自己。 当然并不是说您说的全对,我认为他 所做的只是有那么些偏激,不理性罢了
    希望他能读读那本书《....河》
    孟婆的碗不空:@痕迹Xxx 多谢你的评价!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这样的性格都在。其实他们可能比我们想的还要想开朗!既然如此,必须面对!😉
  • 超级帅气的青春美少女:我觉得可能是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我其实很感谢我爸妈给我的一切,他们给我铺的路,可能让我少奋斗很多年,即便有的时候我并不喜欢他们的安排,但是还是很感谢的,我们家亲戚的一个姐姐,她家并不富裕,她当时非得学画画,可是大家都觉得她没那个天分,但是她爸爸就花了很多钱送她去学,她爸爸基本上给了她所有,拼命的挣钱,可是现在她就说她爸一点也不疼她,真的太伤心了。最终我们都看不到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我觉得就是用我所有来报答他们也没办法还给他们万分之一。
    无夜之星辰:@超级帅气的青春美少女 不愧是超级帅气的青春美少女:joy:
    孟婆的碗不空:@超级帅气的青春美少女 哎!这样自私绝不是一两天的事!好在还是健康的孩子多!
  • AdamDai:人生有很多遗憾和不完美,甚至残酷,试着和解,和他们,也和自己,因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和人生
    孟婆的碗不空:@AdamDai 有些道理必须一定的时间才明白。想来这个北大生当爹了,能换位思考下就好了!
  • 牛犁:北大高材生不过是为了吸引别人眼球,就像标题党一样:+1:
    孟婆的碗不空:@牛犁 北大和高材生都是背锅侠
  • 晴雨晴:写得真棒。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只要心中有爱,总会互相理解的。
    孟婆的碗不空:@晴雨晴 多谢夸奖!欢迎来访哦☕🍹
  • 平安_不等于幸福:孩子最无辜,但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与人生,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这样的事情,因为你不是当事人,你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样的事情,有一点我们可以去做批判,虐待孩子,这样的人这样的父母什么事由都不应该发生!
    平安_不等于幸福:@海夜听风 不好意思啊,是我激动了😀
    孟婆的碗不空:@平安_不等于幸福 太激动了,兄台,没有评判,没有论对错,只有分析。😀
  • 影月琥:剖析得合情合理。父母难做,孩子也不易。且行且珍惜:smile:
    孟婆的碗不空:@Yingyuehu 都有问题,愿早日和谐!🙏
  • bcefb3f82472:这个高材生心态不成熟的可以…相信我国以后会努力普及一些心理方面的课程的
    孟婆的碗不空:@杨鹏展 真是呢!有心理疾患的健康人!
  • 晴空_2c4a:深刻的理论加上丰富的实战经验,娓娓道来,发人深思!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觉得是“且行且尝试且反思”!父母这个职业太具挑战性,且又不能逃避!
    孟婆的碗不空:@晴空_2c4a 你家畅宝多可心!😀
  • 孟婆的碗不空:其实我还有一句话要说,我不喜欢用北大,用高材生的称呼,这个和北大和高材生没什么关系。奇葩孩子哪里都有!其实高材生展开就可以好好讨论!
  • fa1f4482883f:我之蜜糖彼之砒霜,爱与害,有时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这之前间的分寸要用心领会呀
    孟婆的碗不空:@铁线草 就是一敏感的孩子爱找人背锅!爹妈最合适!

本文标题:北大生控诉父母事件: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yd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