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8562/7d98e75030540bc7.jpg)
平时和家长聊天,聊得最多的是对自家孩子行为习惯的焦虑。比如,写作业拖拉,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玩手机,只惦记玩,学习不上心…苦口婆心,各种方法用尽,但学习起来依旧我行我素。
家长焦虑,担心,恐惧孩子未来的生存问题。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和以前的孩子不同了。当我们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教时,意味着我们已经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停止进步了。
孩子一两岁和十多岁时的教养方法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孩子所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调整。如果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意识到与孩子同步成长的重要性,在青春期时与孩子间的距离会越拉越远。
养孩子就是一场修行,每个孩子都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身上很多的盲点和不足,让我们觉察曾经未处理的情绪,提醒自己活在当下,通过不断修一颗圆融豁达的心,慢慢回归到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8562/3efb965fc7cf7f6b.jpeg)
同时,我们也必须花点时间经营自己的生活,一个内在平和,持续成长的父母,往往能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沟通之父托马斯·戈登博士说,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没有孩子不乖不听话这回事,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被看见;也没有所谓的偏差行为,那是孩子爱的呼唤。
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忙的没有时间学习和自我成长,但父母成长这件事不是等有时间了再去做,而是贯穿在每一天的教养当中。孩子呈现的状态和父母的焦虑恐惧之间的落差,就是我们需要成长的空间。
随着一个人持续的自我成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加,对安全感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少。更多的力量和方法同时为未来增添了更多的确定性。父母和孩子双向沟通,双向学习,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这也是我们送给孩子人生最宝贵的礼物和财富。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8562/ed8b42cdf42dab0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