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探索这个词,很容易就联想到科学,那么“自我”探索和科学探索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实际上,在“自我”探索过程中,我们经常习惯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一个“正确”结论,那么,这样做会存在哪些问题呢?
01 科学存在的局限
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科学。
科学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产生了早期的数学,天文学和医学,使希腊开始尝试发现一些客观规律,解释自然界事件发生的原因。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和实证为基础的研究方式,从此,现代科学逐渐发展起来。因此,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逻辑和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成为了近代科学的两大支柱。
在这两大支柱推动下,科学具有了可证伪、可重复、可量化的重要特征,而且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但是,科学研究在数百年发展过程中,分类越来越细且相互独立,虽然在各自领域内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得到实践验证,但各个学科之间并未实现融会贯通。爱因斯坦在晚年曾感叹:大自然真的会被我们人类那几条纤细的方程式所束缚住吗?窗外随风抖动的每一片树叶都让那些方程显得苍白无力。作为科学中发展时间最长、最成熟的两大基础学科——物理和数学,尚存在很多缺陷不足以精准地解释自然界,由此可见,当今被绝大多数人奉为信仰的“科学”依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02 探索“自我”与科学研究的差异
我们看到了科学发展数百年来依旧存在的局限性,那么,“自我”探索是不是科学研究呢?
我们先来看看探索“自我”是怎么一回事儿。关于“自我”的属性,之前在《自我的本质是记忆》这篇文章中详细讨论过,其中局限性是其重要属性之一。由于头脑具有抽象功能,将人类感知到的大量三维信息迅速抽象成二维图像或结论留存在头脑中,这些图像或意象就是“自我”的内容,那么看到这些内容自带的局限就是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
那么,科学研究又是怎样的过程呢? 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见,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是经过科学家们一代代不断地传承、创新,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的突破。所以,科学探索就是以某个结论作为起点,进而衍生出新的结论。
那么,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自我”同样具有局限性,两者有本质区别吗?除了内容不同之外,它们在本质上完全一样,而且是同一种局限。如果运用科学方法探索“自我”,则意味着在探索之前预置了一个前提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去探寻另外一个事物。而无论那个前提多么正确,它都已然自带了局限性,如果再用它去看“自我”的局限,结果势必是不全面、不真实的。
探索“自我”必须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条件下进行,必须具备足够的开放性,不排斥任何可能,才会彻底看到“自我”的局限,而这个过程,恰恰是科学方法所不具备的。
03 心理学以“强化自我”为目标
心理学、哲学、神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中,都在不同程度地研究“自我”,其中成果最多、最成熟的莫过于心理学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建立心理实验室,此后被划分到理学类,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在其影响下人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它研究的领域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
心理学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诸多学派,并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还与人工智能、现代管理、儿童发展等方向融合,涉及诸多领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基于原有的基础心理学,形成了更多应用心理学方向,逐渐成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
无论心理学哪个学派、哪个研究领域,都没有离开其根本的研究目标——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很多人把研究方向指向了“以人为本”,即不断提高人类的心理水平和生活质量,随后这个目标又被异化成如何“强化自我”“提升自我”“释放自我”“满足自我”。
04 探索“自我”的结果是清空,而不是积累
既然探索“自我”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开展,那么,它与心理学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目前心理学的研究趋势正在朝着一个“提升和强化自我”的方向发展,无疑会积累一大堆关于心理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规律。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些规律的可信度以及适用性,单纯看它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所谓的“提升和强大”无非就是让“自我”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甚至是超越他人的优越感。通过用这些心理知识来武装“自我”,让自己应对外界环境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且自己积累的知识越多,运用得越纯熟,“自我”就越强大。
从上述现象看,有没有发现,心理学产生的价值需要一个关键性假设?那就是“心理领域的自我真实存在”这个命题成立。心理学所有的学派从来都没有真正质疑过这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本我”“自我”“超我”,甚至提出“真我”“假我”,把意识分为“潜意识”“显意识”“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等等。设想一下,如果“自我是真实的”这个根基被动摇,那么无论曾经提出多少概念,建立多么庞大的理论体系,可能都会像空中楼阁一样,瞬间轰然坍塌。
“自我”探索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质疑“自我的真实性”,既是探索的起点,也是探索的终点,是意识领域里最根本的问题。探索“自我”也好,质疑“自我”也罢,都和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完全相反。前者是需要清空意识内容去看清“自我”的虚幻性,而后者是个不断地积累意识内容并“强大”自我;前者是对“自我”的真实性抱持怀疑的态度,而后者是在承认“自我”真实性之后引发的观察。这一点类似于老子讲求“道”的过程,前者是“为道日损”,后者是“为学日益”。
由此可见,“自我”探索和心理学研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因此,在探索过程中千万不要陷入到与心理学知识的比较中,更不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去套用所观察到的现象或领悟到的内容。
05 探索“自我”更需要科学精神
探索“自我”虽然不能套用固定的科学方法,但并不意味着探索这件事情不需要科学精神,恰恰相反,它更加需要质疑、诚实、严谨、认真、勤奋的科学态度,这些品质一样都不能少,甚至比科学探索的要求还高。
可曾想过,除了严谨的逻辑和大量的实验数据之外,支撑科学进步的重要品质是什么?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在伽利略著名比萨斜塔实验之前,所有人都认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理论:“重的物体下降的速度快,轻的物体下降的速度慢。”这个理论被认可了近2000年;哥白尼几乎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去研究“日心说”,直到即将去世的时候,才出版《天体运行论》一书,否定了教皇统治上千年的“地心说”。纵观科学发展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难看出,人类在自然科学中取得的进步,都是在质疑中得到纠正和完善的,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微小的科学发现,都与科学家的质疑精神密不可分。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髓,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同样,质疑也是探索“自我”中最宝贵的品质,没有之一。与科学质疑不同的是,探索“自我”中的质疑无需和权威争辩,也无需否定前人的经典,更不会像布鲁诺一样有生命危险,我们只需要质疑自己,质疑内心领域的那个“自我”到底是什么,到底存不存在。
探索“自我”这件事儿,如果说它简单,它可以简单到无需任何研究工具,只需要我们用全身心去感知、体会自己及周围环境,然后足够诚实地面对所发现的一切,无限地尊重现实,既不排斥也不逃避,既不孤立也不依赖;但同时,这件事也无比困难,困难在于它的过程既不能被量化,也不能通过实验方式进行,甚至不能用纯粹的形式逻辑去推理,没有固定的方法和可借鉴的经验,以目前的科学水平,尚没有任何工具能帮助我们精确地把握鲜活丰富的意识领域。
但是,不管“自我”探索是困难还是简单,它都有足够的意义值得我们投入精力去做,这件事儿像极了《共产党宣言》中说的那句话:“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