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身边的同学大多在外地工作一年,就重新回到了家乡。包括那个曾说要留在大城市闯荡的昔日好友。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一样的想法。有人倾向于去北上广,也有喜欢在二三线城市,过比较安逸的生活。
如果觉得时间转瞬即逝,那说明时间对于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了。而我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在长沙从2012年呆到了2018年。
02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曾经的同学说羡慕我,能不被局限在老家的一亩三分地的小圈子里。
而自己活了二十多年,却连辽宁省都没出去过。想要出省看看,可家里人却一直不同意,总认为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
所以,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朝九晚五,日复一日。上班的时候也不那么辛苦,下班回家看看剧,刷刷朋友圈。
03
可对于怀揣梦想的人来说,当小城市的容积撑不起你的才华和野心时,当你的梦想和青春无处安放之时,一张火车票,一箱行李,就是对梦想最好的承诺。
无论是因为什么,无论我们是多么渺小的人物,但此生若不想一眼就望尽,不想就此平凡、梦想遥遥无期,
不想在年迈的时候后悔当初为何连闯的勇气都没有,不想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就故步自封地遐想一套世界观……
04
那我觉得人生就需要多去体验,去感受不同的生活。即使有太多的坎坷,也没关系。
罗振宇在《逻辑思维》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年轻人在城市获得的更多东西,远不仅仅是肉身之间非延时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见识。
其实见识跟经济地位和聪明程度没多少关系,和是否在大城市生活有关。
乡村或者小城镇并非没有天才,而是天才也许永远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天才。
只有在能提供大量机会的城市,每个人生命中的种子才可能被激发,被照耀,然后完成一次闪亮。
05
没有必要去逃离北上广深类似的大城市,见识决定命运。这段时间被大城市的生活焦虑刷屏了,可是我想说难道在小地方就不焦虑了么?
大城市有它的辛酸,小地方也有它的焦虑。在一个看似安稳的职业上,过着朝九晚五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日子,就这么生活一辈子的话,有意思么?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多出去走走,见识不一样的人,人生阅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不管在哪里生活,都会焦虑。
06
大冰说:生命应该用来体验和发现。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
因为尝试和选择这四个字,是年轻的你理所应当的权利。
别怕痛和错,不去经历这一切,你如何能获得那份内心丰盈而强大的力量?
若你还年轻,若身旁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要的,你敢不敢沸腾一下血液,可不可以绑紧鞋带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点儿面对自己,去寻觅那些能让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
07
一辈子那么长,难免对这个世界偶尔会失望或沮丧。世上哪儿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不管留在大城市还是二三线乡镇,愿你的选择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由于家人压力,被迫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