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看到星星了,事实上,每天晚上繁星当空,却被城市的灯光污染淹没,走在乡间小道,或者山里,伴着悠悠的虫鸣声,更显得点点晶钻耀眼可爱。如果你还在为白天的闷热苦恼,大山深处的夜晚已经让人冷的产生加衣的想法。
这种短暂的切换是多么可贵。毕竟凉意舒服的感觉,让人更有动力做事情。
秋天,不仅仅是天气凉了下来,凉爽的气息让人也动力满满,更有心情去做事情。
总之,这光阴不能浪费。孩子们开学了,家长们也开始了正常的节奏,一如我们的跑步写作,文字里也有了一些淡定,至少思考的痕迹也多了起来。
近期的文章,我多少还是有点歉意的,因为太过于直接输出了,坦诚地讲,为了一天一篇,我不得不去坚持更完。有时候真的太困了,也是咬牙写完,我都没有读第二遍,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但是就这样重复着。每天写千字,日跑一不时。
我为什么非得这样做呢?如果非得让我给一个答案,那就是总得干点什么,对抗有时候显得无趣的时光。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时间是珍贵的,在我的文字世界里,永远是阳光,积极,快乐的,但是背面却是无趣。
正是因为可以做点事情来对抗无趣,这才让文字保持纯净,有自己的主色调,而这文字背后,就是我的生活,就是我。
** 01**
写作是有风格的,跑步也是有调调的。
我现在才知道冯唐写点有颜色的作品,写了好多小说。
写小说是写作者的目标吗?或者说,写文字的一定会想要写小说吗?
至少我不是这样的,我也觉得我写不了小说,主要是没那个能力,也不想在这方面下功夫。
我就写写小文算了。
而这文字是为生活服务的。
我现在不怎么刷视频,但是我看公号,看看别人写什么,我发现,推给我的文章,我都忍不住点开。
一线城市里的消费降级,知名互联网大卡被马克龙摆了个鸿门宴;京东开始玩虚拟币;股市到底是什么等等。
我看的内容很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我写的数据好看,阅读量大。
算我短浅吧,毕竟我现在先把数据做出来,真的看我的文章的人多了,那我就可以随意写自己想写的了。
因为现在为了保持文章流量和热度,我只在跑步这个圈子里逛荡,以便保持所谓的垂直。
其实,我早想放飞,爱写啥写啥了。
这才是我的梦想啊,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内容,还有人看,这不很美吗?
迎合市场是有必要的。
有时候市场还真决定于受众。
我们不要总抱怨外在条件,比如有的说产品质量不好,市面上的充斥着毫无意义的爽文短剧,既然这些存在,又有市场,说明是适合当下需求的,说明大家喜欢这个,如果都有着高雅的追求,这些产品没有市场,自然也会跟着提升和改变。
不是产品、作品让受众变得怎样,而是有这样的受众,才产生了这样的产品。
高水平的观众是产生杰出的民族戏剧的条件,这是莱辛说的。
为什么在农村,游戏,山寨app很多,快餐式的娱乐内容更多,短剧啥的,有时候小学生,三年级都喜欢看。
我在火车上,没有座,餐车部位,找了一个座,临座是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拿着她妈妈手机玩一会蛋仔派对,看一会短剧,还给我推荐,我告诉她,我用电脑写完东西,一起找个电影看看,她说这个短剧就很好看。
原来是一个唱歌的爽文短剧。
这样的剧,如果没有一点自己的认知,没有自己的选择,真的会一直看下去,我相信,没有太多人去沉迷于这样的剧情。
套路很明显,也很好复制。
网文我关注了一段时间,也模仿了一段时间,后来果断停了,我觉得接触的那些作品,大都抄来抄去的,没啥意思。
我不是说网文不好,只是我的水平不行,如果我修炼到一定程度,感觉能写出更有意义的东西,也会考虑用小说的形式编出来。
我知道这有很长的路。
02
歌德写到了60岁,写浮士德,这个大部头,我是没有耐心看的,但是看到马克思,列宁都反复读,让我顿时觉得这书不一般。
看了一下介绍,果然是经典,里面内容太丰富了,我还在看,暂时描述这不了有多么的好,总之就是好。
看了就有益,开卷有益。
我天天跑,天天写,算是一种自己的追求吧,我在追求什么呢?
不知道,也许是一种正常的方向。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这句话给了我启发。
当我读到,人在努力时太容易松懈,很快会贪恋绝对的安闲;为此我乐意造一个魔鬼,让他刺激人,与人作伴。
我好像看到了《浮士德》的整个思想,触摸到了总纲。
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是人是需要努力的。也就是伟大领袖说的,人总要有点精神。
二是人性是懒惰的。
三是要感谢困难、挫折、失败等魔鬼的化身与助力。
尤其是第三点,人活着就是解决问题的,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在处理各种关系中成熟强大,进而体现价值。
再次看到这厚厚的著作,我竟然也能读懂,已经满心欣喜,接下来的文字,也会有读的感悟分享。
接下来的跑步时光,也会有不同的体验。
03
内心要有力量,不管在什么年龄段,这应该是一个终身的目标。
珍视内心的重要性,让内心充满力量。
羊皮古书未必是止渴的圣泉,倘若泉水不是涌自你的内心,才不会使你觉得清凉又甘甜。
说的就是要真正热爱,要真正有内心有感应。
今天跟小外甥聊天,我也说,成长如果说有什么是重要的,那就是真的在乎内心的喜欢。
当然,学习很苦,读书很苦,没有谁满心喜欢,但是一定要在必需做的事情中寻找喜欢,而且是那种真心的喜欢。
我起始跑步也不想跑,后来,在外面跑步,让我散心,让我快乐,现在跑步成了我的标签了,成了我写作流量加持了,这就是我内心真的喜欢了,所以我能做下来。
这种内心的喜欢与力量是可以培养的,就是后天培养。
所以,有时候并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在里面寻找放大喜欢的那一部分,以便更长久地喜欢,直到后来发现,已经真的喜欢上整个事情了。
做应该作的事情,本身就是正向进取,结果也一定是有回报的。
在生存面前,喜欢与否不重要,而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真正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了。
今天有进步,十一点睡觉,明天见,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