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读书书单
走进一间古老的书斋

走进一间古老的书斋

作者: 我是小太阳_a1c2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6:22 被阅读0次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来北京两年了。作为一个喜好读书的人,我免不了费尽心思打听各色书店的所在,以获取文学的养料,那种感觉像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一样,迫切。

          这天,我收到好友递来的一张名片,看着她神秘如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我一脸疑惑地收下了这枚泛黄并且纸张粗粝,但却印刷精致的卡片,上面用隶书写着“奇妙书斋”四个字。我反复摩挲着名片,多奇怪的名字,书斋?还叫奇妙?本着好奇和对好书的搜罗,我将信将疑地顺着地址,来到了这个,我翻遍大半个北京城,才找到的小胡同,逼仄狭窄的胡同道里,一座古色古香的旧时宅院赫然出现,门口挂着红木匾额,红底黑字,苍劲有力地写着——奇妙书斋,伴随着“嘎吱”的声响,推开朱红色油漆斑驳的木质大门,绕过蜿蜒曲折的长廊,发现这里内有乾坤。

    走进一间古老的书斋

          进入大厅,出人意料地是书屋内并不见任何书本,而是一屋整齐摆放的木质仿古旧式雕花楠木桌椅,桌面一尘不染,每张桌子上还放了一个翠绿色的民国时期台灯,一鼎燃着沉香木的华贵镂空香炉。我带着紧张、恐惧和好奇落座,这时进来了一位古装打扮的店小二模样的人,合体地灰白色大棉长袍,肩上还挂着一条白布巾,他熟练地走来,似乎并不好奇我的来访,手里托着的漆木托盘上放着两件古董玉佛挂饰,旁边是一套书,一脸和善地笑着对我说,“请客官细细品味书中滋味。”也不知为什么,兴许是出于对书本内容的好奇,我竟放下了恐惧与担忧,静心阅读起来。没错,接下来的内容便是要分享给您我在这段奇遇中的见闻。

    走进一间古老的书斋

                      《古董局中局》

          第一套书,旁边是两件精致的古董玉佛,却是一真一假。而书是出自“文字鬼才”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1~4》,文风诡谲,悬疑迭出,情节紧凑又不失张力。主角许愿是北京琉璃厂的一家古董店店主,靠着家传的半本《素鼎录》混饭吃,对金石玉器和古董书画的鉴别小有成就,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卷入了自己祖祖辈辈都不可逃脱的可怕宿命,文中的每一件古董都文化底蕴深厚,而每一件仿品背后也都是机关算尽,圈套重重。

          此书讲的是古董鉴宝行业的翘楚组织明眼梅花的故事,内容包括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以五脉之一的许家为视角,从第一部到第四部,分别讲述了武则天佛头案,《清明上河图》真假之谜,日本掠宝清单和书中反派老朝奉的真实身份的解密。

          文中关于各色古董的鉴定,还有收藏大家的各类狠绝的斗宝“游戏”,惊心动魄吸人眼球,时间跨度从唐朝到现在,书中各色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对于对古董不甚了解却又兴趣十足的读者不失为一本好书,既可以学会鉴宝知识,又有真实古代历史穿插,还是一本悬疑小说的经典之作。

    走进一间古老的书斋

                        《背包十年》

          “小二”容我这么称呼那位不知名的端书人,在此之后又开始端上了第二本书,就像上菜一样。“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次托盘上是一套旅行服装,书本是“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小鹏所作的《背包十年》,本书分为:背包行天下,艰难的旅行路,看见自己的彩虹三个部分,由一百个故事串联起十年的时间线,从第一次自助背包旅行到旅途中颠沛流离,尽失天时、地利、人和,全靠自己摸索出一条从未有前人踏足的道路,再到终于柳暗花明,旅行与生活再不冲突,作为一个职业旅行者开始靠着商家赞助和家人的认可支持,旅行,写作,拍照,全文三个部分层层递进,中间有喜有悲,逗趣与感动常在。阅读书本的同时,也能随着作者的足迹看到不同土地上的各色风土人情,不同的故事正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缤纷上演。

          作为一个90后,我是崇尚旅行的,放下世俗的牵绊背上行囊就此踏上征途,像一只遨游在广阔天空的雄鹰,一直是我的梦想。可是放下却并非如此容易,各种亲情,事业,现实社会的捆绑总是让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把高高抬起的脚又缩回门槛,止步于两点一线的生活,兜兜转转人生竟只逡巡于方寸之间,可惜可叹。“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To dream,为了年华老去时不鄙视自己。”这两句都是作者想告诉读者的话。

          美国有一个旅行家俱乐部,把世界分成318个国家和地区,但全世界只有9个人走完这一旅程,作者最初的理想是成为世界第10人,中国第1人。如果你也是一个想通过旅行来绽放生命色彩的热血青年,读过此书,看到作者如何把理想转变为现实,用十年旅程带你看一个职业旅行家的进化史,你也许会释怀当下的困扰,备齐行囊走向远方。

          许多人想去北极看极光,却没有几人真正实现,因为大多数人只把梦想当作天边明月,时而对影自怜,时而举杯相邀,却不曾真实拥入怀中。想与做的区别,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纳兰词》

          借着台灯的荧荧亮光,我看着桌上的腊梅题诗折扇和《纳兰词》,有人戏称纳兰容若是李煜的转世,一个是南唐后主,一个是清朝权臣明珠之子,都是人间惆怅客,都是人间未了情,都是词中翘楚,都是人生匆匆,太匆匆。乾隆看过《红楼梦》后,一口咬定所写是明珠家事。身在如此显贵之家,本身又是京城中最耀眼的少年,却“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用婉丽凄清,字字戳心的词句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后人,用生命诠释着情深不寿的谶语。暮春与好友抱病一聚,自此一醉一咏三叹后,便是一病不起溘然长逝。三十年的人生短暂却绚丽,后期缠绵病榻却留下了无数动人诗篇。他对妻子卢氏的悼念之情,对官场仕途的不屑一顾,造就了他忧愁悲观的风格。他的词作多以哀感顽艳留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玲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读他的词心有愁绪万千,话到嘴边却无法开口,只剩感谢,他让后世的我们能与世间如此美妙的词句初见……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

          一位芝加哥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的学子却与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罗伯特•泰勒之家(全美最糟糕的黑人区之一)有了交集。端起桌面漆黑却萦绕着着悠悠咖啡香气的美式咖啡,轻抿一口,我陷入了书中。拜他古怪的好奇心和教授分派的研究内容(关于城市贫民窟的社会调查)所赐,文卡斯特深入城中城,亲自体验街头生活。当他怀着忐忑的情绪,第一次走进那座破楼,拿出城市贫困问题研究问卷询问那些误入歧途的黑人子弟,作为贫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时,得到的是一众黑人青年的嘲笑,黑帮头儿回答“你不应该四处问人们这些愚蠢的问题,没人会回答的,你应该和我们在一起,你应该去理解年轻人是怎么在街上讨生活的。”从此他打入黑帮内部,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由黑帮老大、打手、毒贩、军火贩子、牧师、警察、社工以及各色人等交织而成的地下社会交际网络之中,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写就了这本书。他告诉我们:单靠个人很难摆脱贫困状况、黑帮承担了城中城的部分社会福利功能、警察也是另一种“黑帮”、穷困人家自有活命的办法……他用真实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从未知晓的社会另一面,展示了社会底层黑人的生活。因为历史和制度原因美国黑人被边缘化,因为边缘化而缺乏机会,所以黑人青年极易受到黑帮影响。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中的多数人物姓名与身份都做了匿名化处理,但其中所有的人物、地址与机构都真实存在,绝非虚构。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到底是应该在办公室看着电脑,拍着脑袋空想结论还是该事必躬亲深入其中去体会,不由得引人喟叹。正是如今社会对研究的不断变味,充斥着浮躁,一味图快和本末倒置,才让网上关于到底是专家还是“砖家”的言论甚嚣尘上。敢问若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专家,如何得人信服?

                        《城南旧事》

          看着书旁那盆青花瓷盆装着的,旧时庭院里盛放的君子兰,心中的思乡之情悠悠回荡。古老书斋的厢房传出轻轻地古筝乐声,似乎是那首《骊歌》。

          《城南旧事》讲的是林海音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是一本回忆式小说,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惠安馆》,惠安馆里美丽的疯子秀贞和妞儿的悲惨故事让人心碎。秀贞和妞儿终于团聚了,秀贞是冲破旧时礼教和心爱之人未婚先孕的悲情女子,后来因为孩子被抱走而疯,而妞儿正是她被人领养却饱受虐待的女儿,她们在奔赴寻找爱人、生父——思康的幸福之途中一起双双丧身于火车轮下。这本书我儿时读过,初读时泪流满面,怨恨思康为什么没有归来,怨恨旧时的礼教让她们母子分离,怨恨英子让他们母女相识,让可爱的妞儿和母亲命丧车轮。如今再读,还是泪眼模糊,可是却也明白这或许是作者所能给予她们的最好结局,或许归去的思康早已不在,或许已另有妻女,而妞儿和秀贞只会更加悲戚,所以作者选择用火车的车轮将她们的悲剧命运停留在对幸福的追逐里,让她们从此母女团聚,或者是三人团聚。文中一直从旁人的对话中叙述妞儿和母亲都是美则美矣却是薄命之相,或许她们母女就是那个时代,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千千万万悲情女子的缩影。《城南旧事》从头至尾就是一曲离别的歌谣。文中反复出现的“骊歌”:“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渲染出满篇的记忆刻痕,秀贞、妞儿、偷儿、兰姨娘、宋妈等一个个人物和“我”相遇相识,而后又一个个的“离我而去”。最后,连爸爸也离“我”而去。时间步步流逝似手中流沙,在伤别离的同时,又有多少“现在”也与我们分手告别,可人生如陈年老酒,只有经过这步步程序的酿造,味味佐料的添加才能酿出香醇厚重。珍惜眼前的,珍藏过去的,迎向未来的,才是我们该要完成的宿命。

    走进一间古老的书斋

          揉了揉太阳穴,合上面前的书籍,台灯变作新式的LED护眼灯,香炉消失了,长廊消失了,匾额也消失了,不错,奇妙书斋在消失,对,这一切都是虚构的,可书本不是。这篇文章只是一个90后的小女孩在向您汇报她的读书清单,望您切莫嫌弃。

          为了让叙述的开始不那么无聊,我创造了一个充满意境的书斋,其实这个书斋里还有好些书来不及向您一一介绍,如马克•李维的《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伍绮诗的《无声告白》,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常书欣的《余罪:我的刑侦笔记》……世上的好书何其多,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一一过目,可是怀抱一颗对书本充满热情的心是很重要的,从书中我获得了感动与快乐,获得了与作者或书中人物一样的经历,那似乎是一次生命的赐予,从书里可以开阔无限的眼界,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去感受更多,体味人生之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一间古老的书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cr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