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过载是人类自农业革命以来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我们也许可以记住一首或几首歌谣,一套或几套游戏规则,甚至有些记忆超群之辈,能将整个省的地形了然于胸,将整个国家的法典倒背如流。尽管如此,还是有这些记忆超群之辈无法超越的限制。像是律师就算能把整个马萨诸塞州的法条背下来,也不能把从17世纪塞勒姆女巫审判以来的所有细节记下来。
最早克服这项问题的是远古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500-3000间,一些不知名的苏美尔天才发明了一套可以在人脑之外储存信息的系统,专为处理大型数据所量身打造,这正是“书写文字”。此项壮举无异于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此后中国约公元前1200年,中美洲各地约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年,也陆续发展出了文字。
解决了最头疼的问题,“书”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个后来拉动整个人类进步的工具。中国的四书五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皆为文学先作,于后世皆有重要影响。
读书的思潮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慢慢体现了出来。古来就有读书改变命运一说,古代出身寒门的学子只能祈求通过读书高中来改变命运,唐有韩愈,宋有欧阳修,皆是著名的例子。弱肉强食一直是自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尽管我们文明达到了如今的程度,也无法超脱在外。
古往今来,管理者多为读书人。坐在大帐里运筹帷幄的多为文士,战场上厮杀的也多为武士;策划部的总监多为学历较好之人,忙东忙西,画图题案的多为学历较低之人。所以孟子有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之能人将相,多为书中所习得,或是失眠寒窗高中者,或是天赋异禀神童者,他们也许门第不同,也许天资不一,此相同的为他们都苦读书。不是自视甚高的贵族纨绔子弟,认为自己家世显赫,读不读书无足轻重;也不是富二代,金钱至上。他们所代表的是读书人与不读书或少读书人之间的差异。
油可以润滑齿轮,而书可以润滑我们的头脑。我们人类拥有的最大优点便是不像其他哺乳动物,如:狮子、大象、马、牛等,他们落地便就像一个塑型好了的瓷器,难以在拉伸,雕琢。而我们从落地开始,就拥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像未做成瓷器的泥土,可任意塑型,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造出如今的地铁、汽车、飞机、火箭等。书带给我们的是开创性的思维,是调和逻辑转动的开关。我们也总听到一句话“头脑越学越活,此番道理”,不知被印证了几何。
当今社会下,读书的思潮愈发浓烈,不过比起不爱读书的人还是显得渺小。有些人是真的无意于书籍;有些人则认为读书无用,这是当下很盛行的一股思潮,这部分人的观点认为毕业的大学生和我们你这初中高中毕业生拿着同样甚至更低的工资,此盛行的大因之一;还有一部分是懒于读书的人,买了或借了本书,十天半个月可能都不会翻动,渐渐就不了了之。因而,这些人的思维就显得故步自封,对外物的看法与认知就显得极为狭隘与片面,思想极易被他人左右,失去了自我主观的看法,如社会的舆论风波就如属此例。因而,聪明的人善于用书籍改造自己成为思想上的主人,庸俗的人只会被别人改造,成为舆论风波的工具。
由此我们可以明知:书带给我们不仅是开创性逻辑思维,还有知道我们成为思想的掌控者,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所遇之事。
有人以书为乐,有人以书为恶。这便是来自精神上的差异。古有李清照与夫赵明诚赌书泼茶,今有钱钟书夫妇图书馆“探险”一话,他们所展现出的便是以书为乐的境界,精神上的愉悦往往胜过身体上。人之所以会有挥之不尽的烦恼,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书读的少了,便不懂如何去替自己排忧解愁,你思之所至都是生活的琐碎,精神上找不到可以寄托的地方,生活的琐碎愈积愈深,思想的空洞成了琐碎之事的温床,渐渐,你会觉得与自己想象中的生活相去甚远了。
谓美人之颜,才子有曰:“皎皎兮似轻云之闭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常人只道:“这女子真好看”;谓心慕之人,才子有曰:“不思量,自难忘”,常人只道:“我喜欢你”;谓临山之巅,才子有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常人只道:“这山真高,看的好远”。你读了多少书,就能说出怎样的话。人群中大家在谈古论今,引典喻今,你可能不止止于说话的水平上了,可能你连想插一句都无从开口。你只能手无落处,捧杯于人迎合一笑。反之,你出入其间便如鱼得水,古今中外诗词典故、文学论著都能信手拈来,不用忧于心而止于口,这中间有的是如浴春风的快感,让你无论置身于何种场合,都不会是尴尬的陪笑。
弗兰西斯·培根推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大诗人苏轼也说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前人们对待读书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却都证明了读书带给我们的价值。
读书让我们不仅是为了去应付考试,更多的是帮助我的提升素质,开拓眼界,灵活大脑,认知自己,愉悦自身。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end
新人欢迎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