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北京市
北京,你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北京,你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作者: 漉真的后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7-03-29 14:55 被阅读179次

    最近关于北京的房价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也让年轻人们叫苦不堪,年前稍微一犹豫,年后就涨一百多万,财务杠杆大到让人难以接受。这段时间,在北京几乎无人不谈房。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平台上看到同一个热点:

    **老铁,你怎么看?**

    还有北京出租车司机说出的至理名言:

    几个清华毕业生打车去清华,车上聊起某某几年前就买房了,真是人生赢家。出租车司机默默听了很久说:我家拆迁分了几套房,可我就是个开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北大、清华毕业,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国家的未来,那这个国家真的没有希望了。

    细思恐极,闻之动容。

    **出租车司机怎么了,说出来的也是至理名言**

    就连我随便坐一辆顺风车,无论司机是什么职业,青年还是中年,说起房来都是扼腕叹息,北京的高房价让有房的人,正在买房的人,还有即将买房的人都陷入一种焦虑之中。

    这是由最基础的生存需要带给我们的焦虑,除此之外,还听到罗振宇深情款款地说:我懂你的知识的焦虑——这是精神的匮乏引起的不适。

    在北京的很多年轻人,都感受到,这里无处安放自己的肉体,还有可能无处培育自己的灵魂。并因此要么变得恐慌,要么变的颓废,少数人能逆流而上,也有少数人激流勇退,大部分人还是浑浑噩噩的撑着。

    就这么看着北京城日新月异的发展,看着每年全国各地的优质劳动力来来往往,每天咬着牙辛苦地挤地铁,不停地做着相同的北京梦,又每天在深夜里独自忍受被现实和空虚噬咬的痛苦。

    那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撕扯,这个繁华的北京,这个势力的北京,我们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前一阵在知乎上有一篇《北京的高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是一位北大高材生的人生抉择,刺痛了很多人内心的焦虑。
    北京的房价居高不下,越拖越买不起,一般的年轻人谁能淡定呢?

    越等越买不起

    北京这里虽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前沿的经济和政治,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发展平台,先进的思想氛围,以及高素质人群的聚集,但同时也伴随着高房价,高教育成本,拥挤的公交和地铁,密集的人流量,也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有个北极光你户口,除此之外,还要忍受北京污浊的空气。

    北京城是一个“讲规矩”的城市,这里等级森严,什么人就应该在什么地方,不逾理不逾矩。这种“规矩”体现在摇号需要资格,买房需要资格,报北京户口也需要资格,不是高端人才不给,单位没有一定背景也不可能拿到,每年,流入北京的好几百万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户口引发的问题会集中出现在买房,买车,怀孕生孩子,小孩上学一系列人生大事上。

    就连北京本地的原住民,也有不少人很厌倦北京的环境和生活,恨不得一有机会就离开。
    北京严重的雾霾给整个城市的综合评分狠狠地扯了后腿。

    **每年冬天,北京就成了仙境**

    北京其实是一座呼吸疾病和肺癌高发的城市,这与北京恶劣的空气脱不了干系。每年冬天,雾霾就如影随形,2015年空气质量差到2000数值爆表的那天,很少有人知道某医院的重症病房里的几位病人同一天离开了人世。

    2016年年底的那场大雾霾,虽然比不上2015年12月那次污染的黄绿色空气,却也逐渐形成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学校“雾霾假”的传统。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天,不见天日,人迹难寻,只有2000万的生命在努力的呼吸着。

    彼时,不少企业家开始思考:“该不该把公司搬到南方去?”这样的问题,因为融资环境再好,基础设施再优越,在生命的威胁面前,一切都是空谈。

    **雾霾那天,城市上空笼罩的就是这些物质**

    在北京,有关学区房的问题也引发了家长们的焦虑,恐慌甚至是愤怒,有位父亲为了给孩子上学,宁愿花300万在东城区买一段四合院里的过道,但交割前一晚,房东又临时加价30万,使这位父亲愤怒至极,一气之下决定带着孩子移民,并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作出了详细和周密的安排和规划。

    我不知那些“想离开北京的北京人”,“想逃离雾霾的企业家”,还有“想带着孩子移民的父亲”最后是否实践了他们的主张?后来情形又如何了?

    我只想为朋友们展现北京生活艰难的一面。

    这样的困境下,很自然的形成了一股“就算没有功成名就,你依然可以衣锦还乡”的思潮,故乡的云依旧在深情地召唤浪迹天涯的游子,北京落户难,家乡欢迎你;北京房子贵,小城很实惠;北京空气差,三四线城市也没什么重工业,车也没有北京多,空气相对好得多,而且生活成本低廉,很容易就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北京城有多繁华,承载了多少梦想和多少未来的无限可能,就必须同时承载相同质量的焦虑,失意和痛苦。

    毕竟,人活在这世上,无非也就是吃饭穿衣,繁衍后代,过的稍微体面一点,稍微有点地位,能都被人尊重,家庭美满,父母健康,也就足够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活的那么累。

    面对现实的困境,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内心动摇。

    **飞累了就回去歇歇,也不会被人看不起**

    同时,又有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很多人也被十点读书上那篇《离开北京3年后,我开始后悔了》击中了灵魂,这篇文章是在说任凭北京地铁那么挤,空气那么差,房价那么高,却依然要留在这里的理由。

    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戳心:

    “离开北京后你就会明白,三四线城市,根本无法容纳你在北京淬炼过的灵魂。”

    **梦想就想灯塔,支撑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这句话不仅是在说北京,而是在说一线城市的行业现状,强调职场生存对年轻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在一线城市里,接触的都是前沿的思想和优秀的同行,年轻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行业的脉络,那些新奇的思想,冒险的实践,具有创造力的项目,还有很多有价值的洞见和新知,这些都是三四线城市里难以实现的。

    联系到高房价与成长的关系,更触动的话就是:

    你省了高房价,但你付出的,却是其他更多你看不见的、隐形的成长。

    而回到老家,你知道的,有能力的人,都不会留在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地方。

    接着,还提到关于孩子的成长,不是说一线城市父母忙工作,就会没有陪伴孩子的时间,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影响,他是在说由阶级固化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均从而引起的孩子未来巨大的差距:

    他们的教育质量,他们给予孩子的爱,要比我给的更好,因为,父母的能力、智慧、比我更高,他们解决孩子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也比我更高明。

    这也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教育观,究竟什么样的陪伴和教育更能成就一个人,帮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一位长辈曾经对我说:“父母要帮助孩子真正成就他自己,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孩子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那么他陪伴父母的时间再多也等于过了失败的一生。”

    这为长辈也是一位父亲,唯一的女儿在美国华尔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虽然他们聚少离多,但他总说:“地球就是一个村子,你们虽然觉得她在我千里之外,我却觉得她就在我隔壁村里,我想她了随时可以去看她。”

    这是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成长起来的价值观,而且是精英阶层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三四线城市的人听起来觉得像天方夜谭,因为他们也许听说过“地球村”这个词,却可能此生都无法体验到,把地球当作一个村的环球视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精英父母在这样的视野下和高度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和三四线城市拼尽全力教育出来的孩子,差距有多少都无法用现有的任何标准去衡量。

    这还不光是学习成绩的事儿,孩子的一生能有多成功,很大程度上在父母这一辈就已经注定了。

    最后,还不得不提了一句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事儿:

    在四线城市里,封闭狭窄的环境,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封闭。

    在北京以拥挤,艰难为代价,换来的是开阔的视野和舒适的思想空间,在信息漩涡的中心,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见证这这个时代的历史,自己的实践书写着历史,在三四线城市拼的是长袖善舞与关系的钻营,与一线城市拼实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小城里不需要那么多的创造力,能维持现状就是胜利。

    **问题我给你了,答案你自己想**

    以上,就是北京这个城市带给年轻人的难题,那么,你认为,究竟是该走还是该留?

    “焦虑”和“浮躁”是这个时代人人都在说的话题,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个时代,我们因生存而焦虑,因知识而焦虑,同时,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阐释,去解决。

    那么这个问题同样的,没有标准答案,一定是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得出一个对自己来说最正确的选择,每个人都会不一样。

    无论你离开还是留下,北京都立在那,不来不去;
    无论你得意还是失意,房价也横在那,不冷不降;
    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难题也摆在那,不难不易;

    对此,我只想说:
    时移势易,人会变,人的境遇会变,那么想法也一定会变,我只希望,每个年轻人,在作出选择之前,尽可能想的多一些,思考的深入一些,看的更远一些。毕竟人的一生就这么短,最好能尽可能少的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本文由博雅堂原创出品,作者系博雅堂签约作者漉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多支持漉真,她会坚持写作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你到底该走还是该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le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