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继续解析博老师40岁之后所画之惊世骇俗的《人间乐园》。
今天要讲的是这幅三联中间的画作。先看下整幅作品。
除了满屏的果体小人,映入眼帘的视觉冲击里蓝色调成为了最夺目的色彩。其实人眼对红色和黄色更为敏感,但在三原色中,蓝色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我之前看过的一部系列短片《Love, Death & Robots》里有一集《Zima Blue》剧情中有整块蓝色的画作就致敬了波普艺术的先驱【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大家比较熟悉的“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就是对这位艺术家的肯定。
他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和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三人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
《Zima Blue》其中对特定精准的蓝色那种单纯艺术观念的原型就是伊夫·克莱因,当然运用这种单色调的表现形式作画的人还有很多。例如,抽象画家【马克·罗斯科】。
克莱因蓝据说是从一种甲壳虫身上得到的灵感。它的RGB比值是0:47:167,后来“克莱因蓝”因其太过纯净故这种蓝被誉为一种理想之蓝、绝对之蓝,其所具有的明净空旷和磷光性往往使人迷失其中。
当然我们的博老师那个年代还没有这种蓝,所以据推断博斯用的很可能是彼时流行的埃及蓝加入了少量的青金石。
古时需要将各种矿物质在温度900°C以上的环境下烧制,还要有非常纯熟的锻造手段和稠化……等等工序才能得到理想的颜料。所以当时的画家要么自己就是冶炼师,要么就必须有相熟的冶炼师作为供给人。
之后发明的干燥法和潮湿法使绘画颜料的成本大幅下降。扬·凡·艾克时代后的油画作品中大多缺少了那种宝石搬的光泽也许与此有关。
好的又跑的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到画面上,看那些仿佛从大地中滋生出的各种试管和炼金炉,蒸馏瓶相似的建筑物,好像它们拥有着特殊的生命力。而被神制造出来的动物和人反倒遵循着欲望的驱使做着没有新意的事情。
从左侧面板的天际线和划定绿色景观的地平线与三联画的中央面板几乎是连接的,以至于人们相信这个场景是伊甸园的延续。当然祭坛的两个部分代表了相互关联却又截然不同的故事。
乐园里出现了大量的男女,以及各种动物,植物和水果。背景有左侧画作中伊甸园的迹象,奇幻的生物与真实的动物交织在一起; 普通的水果也变得巨大。这些年青人都沉浸在欲望的活动中,要么成双成对,要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公然暴露着诉求且不知羞耻地享乐着,那种蓬勃的好奇心扑面而来。
在做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许多人都陶醉在纯良无知,自我沉浸的愉悦里不能自拔。有些人似乎很享受感官愉悦,有些人则无意识地在水中玩耍,还有一些人则在有各种动物的草地上寻欢作乐,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乍看上去其乐融融。
但仔细观察中央画作中的情色场面,可以发现博老师作为艺术大神对精神堕落和腐败场所的讽喻。
画中多次出现的一种象征符号草莓,这种水果在中世纪象征着崇高圣洁的爱。因为它的形状跟心形相似。
莎翁笔下《奥塞罗》送给妻子的定情信物就是绣有草莓图案的手帕,这条手帕也成了最后导致悲剧的引线。
但在博老师的笔下草莓更像是堕落欲望的象征。
我昨天聚会,今天很累就先写到这里吧,明天见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