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是什么?如果一下子抓不住这个词的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反面来加以考虑:存在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大概是“消失”、“不见”、“保存不下来”诸如此类。
是的,我们一般说存在,让人们立马联想到的是某个东西在那里存放着,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就消失了,让人看不见,找不到。
如果是自我呢?如果没有自我,我们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或者说没有存在感。生活因为缺失自我的存在也就没了着落,它失去了意义,没有激情,感到无聊,就像浮萍一般,随波逐流,没有方向。这也就是我们寻找自我的原因所在,而如果找到了“自我”,我们的生活随即就有了方向,也就充满了意义。
没有方向的船只,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都是逆风。所以,为了生活有奔头,有方向,必须要找到它的主心骨,然后牢牢抓住它。那么,我们这个生活之主心骨“自我”在哪里存放着呢?如果它存在某个地方,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着呢?或者说,它通过什么方式来保持住自己,不让自己消失呢?
先考虑存放在世界中的物体,对于前语言世界中的物体,一切都是混乱的、庞杂的、不清的,当我们与它们遭遇之时,我们不能言说,只能去切身感受,通过我们的本体、空间、结构等隐喻形式对其进行概念化、命名化,也就使之感受到的体验得以结构而被凝固,最终它们便有了意义。此时,这一感觉也就显现了出来,它成为了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人生历史的一段美好回忆,一段已经完成的英雄故事,一段有待传颂的个人佳话。
将注意力转到自我身上,如果是自我呢?我们会对自己说:我不想平庸过一辈子,我不想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就像一滴水,当它汇入江海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它了,它成为了芸芸众生的一员,它再也不能辨认出自己来了。自我也就像这滴水一般,和他人再没有什么差别。这听上去多么令人不安呀,我再也不能保持住自己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在这千篇一律之中,我怎么才能凸显出来?我的有别于他人的特色在哪里体现?
如今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也许只有我们融入了这个社会之网,扮演某些角色,身上贴上某些标签,这样才呈现出我们是谁,而我们的兴趣爱好,我们的家庭和教育背景,我们的亲朋好友都是来彰显我们是谁的背景幕布。
我曾一直致力于撕掉标签,抹掉概念,和它们进行种种对抗,以此得到生命的圆满,现在看来我这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而自我恰恰首先是通过它们,生命才得以显现,我也才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原本是处在一团混沌中的、还未成型的、无色无味的质料,经过和它们的共同作用,由无名的我产生了有名的我。就好像,在黑夜的房屋,我们想要制造出一个光斑,于是我们打开手电筒朝墙壁方向,墙壁上立马出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这片亮光则是无名的我(无我),而这个圆则是上面说的标签、概念,最后这个圆圆的光斑则是有名的我(我,有我)。
通过它们,这个世界向我敞开,我得以成为我自己。生活因被概念和结构而被赋予意义,此时它也就充满色彩,此时它也就在向我招手。没有它们,我将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也就是说,它们就是我的存在方式。
再次强调一遍,这里的角色或标签是我们得以存在的方式,它是一种手段或方法,并不是和我能等同起来的东西,而我们是被它塑造而来的,我们通过它彰显了自己,呈现了自我,也即自我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