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内忠于自己的良知,对外多一些慈悲和宽容。
“忠和恕”,是孔子所提到的贯穿人的一生,便决定其行为的种子。
这是美好的品格种子。如果你觉得值得追随践行,那就开始以此为标准,不断修行吧!你在生活中的言行有这样的体现吗?你的言行会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呀!做优秀的父母,为孩子做好榜样,为学生做好示范!
2.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
我是经常读,也基本能做到,然而女儿却还做不到,因为她没听过,也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我想,今后在教育中,我应当把这些美好的品格种子慢慢植入到她的心灵中,慢慢地显化出来。
当你跟孩子交流时,请不要更多谈及吃喝玩乐,请更多地谈及内在的修养吧!比如最近我们一直在研读《24孝》研读《日行一善108条》,这就是很好的亲子交流吧!
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之路,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他们总能透过一些些小事来教育孩子。如何育儿?不妨也向父母学习!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句经典的话想必大家都知晓。这美好的颜回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什么呢?更多注重内求,注重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丰盛的物欲和丰厚的奉养。
仔细想想,修心重于饰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更应当追求自然的美、和谐的德,而非奉养的丰厚和庸俗的物欲满足。因此,请转变思维认知,陪着孩子一起在经典中“学思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