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睡者醒来》,乍一看真的好土。这什么鬼名字?!
喝了口水,赶紧找了找原著名字《When the Sleeper Wakes》,原来是直译的,太没有美感了!还好,我买的版本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翻译为《昏睡百年》,听起来更有画面感不是么?!威尔斯最出名的《时间机器》人尽皆知,看科幻小说的不知道这本书,那简直会被人鄙视,“哪里来的?没入门呢!”相对于《时间机器》威尔斯的其它小说,就不那么出名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375/8950de278fe5be63.jpg)
这本书讲了什么呢?
主人公格雷汉姆,突然觉得世界没有了意义,陷入了沉思,随后他就这么睡去了,然后他的朋友们把他的遗产等进行投资,并建立了一个组织来维持格雷汉姆的身体运转和资金管理。一转眼200年过去了,世界大变样,已超乎我们的想象。格雷汉姆的资产有多少呢?差不多管控了整个地球的50%的资源。必然维持格雷汉姆的组织也水涨船高,监控各国政权运转,干涉内政。并把格雷汉姆的身体形象开放公众瞻仰,名曰“迷睡人”。通过传媒塑造“迷睡人”的政治形象,形成了一系列的符号,被活着的人称为“陛下”。
突然有一天,迷睡人变了,他不再是那个一直睡着的人,他醒了过来。随着他的苏醒,整个社会为之震动,因为不满“组织”操控的人们,这些阶级低下的农民、工人、无产阶级们,围绕一起,开展了一场暴动。这场暴动,顺利推翻了原有的政权。当然全球各地的“反组织”一一响应。
迷睡人格雷汉姆从苏醒开始,一直在探索,了解这个世界,他产生了疑惑,从为什么自己会苏醒,直至慢慢开始了解这个社会,为什么科技发展了,然而人性还那么古老,为什么200多年了曾经的问题依旧没有变化,政治体制依旧那么让人觉得不解。
社会在变也没有改变,因为人性没有变。
作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译者:王松年
出版年:2018/10
页数:364
定价:36
装帧:平装
丛书:重读经典·科幻大师作品集
ISBN:9787568514415
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也许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这类书籍满多的,有《1984》,《美丽新世界》这些,还有各类反乌托邦电影。但这本科幻外衣下的政治社会小说,有着不一样的基调和属性,在我看来,这本书在探讨着一些有趣的问题:一个古代的人活在现在社会,是不是会无法融入这个世界?他对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影响?同样在尝试探讨未来200年后的社会政治体制之变化。
威尔斯把这些放在了一起,让一个过去的、200年的人,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然后看看他是否可以对世界造成什么影响和变化?在结尾处,看到了这本书有些灰暗的,隐藏的属性。当迷睡人格雷汉姆被击落坠入大地,心中升起梦幻般的错觉,“我是谁?”,“我来这里做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和伦敦得救了的信念,本书完结。有趣的是,故事并没有告诉我们,他是真的坠入死亡,还是苏醒回到了200年前的床上,还是被拯救了。这样的一个开放式结局,实在颇有意味,它不仅仅限制在一个故事,一个梦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375/b116864dcb967e97.jpg)
曾经读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心生悲剧之感,祈祷悲剧发生在故事中,这样生活现实将会少一些悲剧。
对于悲剧的运用,威尔斯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充满了悲剧式的回肠。一边迷睡人格雷汉姆在反思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对话。另一边迷睡人格雷汉姆的苏醒导致了世界看似脱轨式的发展。两者不断交错,间离,又再次交错。主人公不断跳脱出来反思,评价当下的社会。然而悲剧不得已继续进行,主人公不断在故事中反思,做出选择,反思,做出选择,剧情随之推动。既有作者威尔斯尝试让读者们能边看边反思,警醒读者现实中很有可能发生这些悲剧。又让本书主人公格雷汉姆在故事中代替读者思考和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1375/bf118de273668aad.jpg)
这种结构,在我看来,像极了戏剧结构布莱希特,换句话说,这本书很容易就能被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以后有时间,很亲自改编一下,然后搬上舞台演出来。
太阳底下确实没有新鲜事,然而我们知道了这些新鲜事,又只能屈从命运这一条路可选吗?我想这是威尔斯所塑造的格雷汉姆一次又一次代替作者的拷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