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修心得
用功还须有正见

用功还须有正见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21-02-03 11:57 被阅读0次

    三种生之想生

            ——沩山灵祐禅师

    密密潜行世莫知,

    个中已是涉多歧。

    如烟焰焰空纷扰,

    急急归来早是迟。

            注:师(沩山)谓仰山曰:“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生,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楞严经》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正觉?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相生则所谓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在。

    #最美禅诗#

              ———诗文来源于朋友子非鱼的朋友圈

            沩山灵祐禅师与其弟子仰山有很多精彩对话,其中“只贵子见地,不说子行履”最为人们熟悉,朋友子非鱼在朋友圈里发的这篇文字,仍然是在说见地与行履,而且“所贵的”同样是见地。

            密密潜行世莫知,说的是行履。不管你在人群里暗暗用功,还是躲进深山一心修行,没有正确见地,都会落入“作”的坑中。

            个中已是涉多歧,说的是见地。《圆觉经》指出,参禅有四病,即作、止、任、灭。人人本有的圆觉,即沩山说的“镜智”,也是人人不缺,然而,它不是修出来的,不是“作”出来的。掉进了“作”的坑,难免岔路多多。

            如烟焰焰空纷扰,说的是境界。用功不上路,难免心急如焚,妄念如烟如雾,纷纷扰扰,无休无止。所谓前念已断,后念未起处的念头,即念与念之间,了不可得。

            急急归来早是迟,说的仍然是见地。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是参禅用功的心要,念头起来了,要立马觉知,回归本处,原是不错,问题是,彻悟的禅师,说话不会留尾巴,因为有个归处,有个来去与早迟,已经不是了,哪个才是?需要行者自觉自悟,因为“镜智”如如不动。

            所谓“镜智”,即大圆镜智,说简单一些就是照,《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的照。

            镜子的照,就像心所本具的知,镜子蒙有积尘,照就不会显现,“想生即能思之心杂乱”,心杂乱了,知就不会显现。

            镜子擦去蒙尘,照天照地,即所谓“相生则所谓之境历然”,然而,镜子中的天地,不过是虚幻的影子,是镜子的所照,把所照的影子当成镜子本身,肯定不对了。参禅者心清净到一定程度,幻境多多,在此容易误入神通歧途,就是见地不明的缘故。

            对各种尘相的分别认知,即《楞严经》所说的识情,这里所谓的微细流注,仍然不是镜子本身,不是心本身。

            不管在哪个环节错认,都会误入歧途,由此可知,见地的正确多么重要。

            然而,沩山禅师看重见地,并不是否定行履,如果没有“人不知”的行履,就不会有“涉多歧”、“烟纷扰”、“觉迟早”的体验,空谈镜智、三生,难免坠入五里云雾,听不明白看不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功还须有正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up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