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历史看下来,亡国君主不少。
有特色有名气的亡国之君也有好几个,然,连小名都家喻户晓的,恐怕就数阿斗一人了。
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
阿斗这小名儿,据说因为他老妈做梦北斗星入怀而来。其实,不过是宅斗的惯用伎俩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好用就好。北斗星入怀,对于当时正忙于抢地盘的刘备皇叔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吉兆。
自小,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好的治国方针,最好的权术,都是摆在他面前,专人教导,供他学习。
这样的成长条件,他只要不是个傻子,是绝对会比一般人优秀不少的。
更何况,阿斗并不是傻子,据史料记载,刘备可是当众夸过阿斗的智商的。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资仁敏,这是极高的评价了。
那么,问题来了:天资仁敏,自小拥有蜀国最好的教育资源的他,为何后来倒落得了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名声?
从成长史看起。
阿斗幼年其实颠沛流离,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当然这不是他轻易放弃蜀国的理由。
看几次蜀国高干撤离,刘备都是跑得是贼快,妻儿顾不上的样子。
大概是刘皇叔觉得,只要自己还有命在,老婆可以再娶,儿子自然是想生就有的生的,都是可再生资源。
甚至,阿斗这倒霉孩子在他老爹心目中的地位是万万比不上赵云张飞等一干老兄弟的。没办法,那么强大的魏国曹丞相都求贤若渴,更何况当时势弱的刘备呢?儿子可以生,贤臣却是死一个少一个了。
站在野心勃勃的刘备角度,他的做法是大义,是可以理解的。
可对于年幼的阿斗来说,被多次排到末位,多次因为老爹的雄图霸业差点丧命的成长史来看,我仿佛听到了他内心的咆哮:“去你妹的雄图大业,连妻儿都不顾的人有什么资格心怀天下!?”
求阿斗小朋友的心理阴影面积……
论亲情淡漠的家教环境与温馨爱满的家教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可咆哮归咆哮,他始终只能是内心,而不能真去做千年前的咆哮帝的。
他的不满,被老爹无情伤到的情绪,从未表现出过,极懂隐藏。且,一路被人夸着,被他老爹欣赏的眼神儿看着,顺利的做了蜀国接班人。
这孩子,是黑芝麻馅儿,腹黑。
刘备死前,有两番交待。
交待一是对诸葛亮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再一次反应了,诸葛亮也好,蜀国的基业也罢,在刘备的心里,都是比他的亲儿子阿斗重要的多。
交代二是对阿斗:“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许是成大业者,都不讲究儿女情长。
然对于阿斗来说,实是又一次剜心。自己纵使从小聪慧,努力学习,乖巧懂事,亲爹还是当他不甚重要,可有可无。
父子舔犊之情淡漠至极。
既然如此,父亲为了大业多次放弃自己的行为,未尝不会因此被他恨上。
这恨意,也许会冲着刘备,也许,会是冲着刘备的大业----蜀国。
刘备死后,阿斗登基。君臣却不是太和谐。
比如北伐,两人意见相左。
诸葛亮不听规劝,执意北伐。后因诸葛亮大权在握,确定北伐,阿斗无奈之下,全力支持。
诸葛亮倒是表现浮躁起来,在《出师表》中,字字句句表达对阿斗不满,将当时已成年22岁的刘禅皇帝当小孩一般教育叮嘱。
阿斗却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顾全大局。
君臣和谐这方面,阿斗其实演绎的不比他老爹差的。虽然这跟他被亲爹临死前坑了一把有很大关系,但是也体现出他其实是个冷静自持的人,情商着实不低。
于是,情商智商皆高的阿斗没被换掉,也没被干掉,安安稳稳的坐皇帝做到了诸葛亮嗝屁。
大家戏言扶不起的阿斗,大致都是认为阿斗之所以能坐稳地位,是诸葛亮这一代良相的辅佐之功,在诸葛亮死后就国破家亡了罢。
然而,还要注意一下时间跨度。诸葛亮死后,阿斗足足继续在蜀国国君的位子上坐了整整29年。
看看五代十国的那些皇帝,差不多环境下,登位几个月,甚至十几天就被踢下王位的大有人在。
相比起他们来,阿斗着实算是不错,起码无能之人是做不到战乱纷飞的环境中稳坐帝位29年。这29年,没有内部倾轧,没有几年就动荡的大运动。
庸碌无为这四个字,其实从来就跟他没什关系,他的政治才干从来就不是太差。
奈何生来摊上渣爹,做皇帝又摊上乱世中的弱国,手上可用的人才青黄不接。
最后,大势已去,在国家人民去留之际,他不要面子要实惠,实乃聪明之举。
面子能饭否?
否。
面子值钱否?
屁。
刘备要是要面子,可把荆州还给人家呀。好吧。老爹不要面子,儿子不要面子其实很正常的。
从大局来说,蜀国大势已去,放弃是明智省心之举。
从个人来说,蜀国基业于他,恐怕内心是又爱又恨的。
于此,放弃了,一方面可以避免劳民伤财,避免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从小就压在他身上,导致他自小就未曾得到父亲的真切关爱的蜀国基业,就此没了,何尝不是放下人生的一大包袱?
自此,心宽自在的做一个闲散王爷,美酒美人相伴,逍遥自在度过余生。
人生一世,总得为自己活一段,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网友评论